什么是贷款诈骗罪 (一)

答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合同或证明文件、虚假担保等方式,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严重侵害金融安全。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是主要法律依据。犯罪对象特定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手段包括虚构理由、使用虚假合同、证明、产权文件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等欺诈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一般主体、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目的、侵犯金融机构贷款所有权和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客观上采用欺诈方法骗取贷款且数额较大。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可通过多种情形判断。量刑根据诈骗数额和情节分为三个档次。
了解贷款诈骗罪有助于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一、客观要件:
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对象、犯罪行为和犯罪数额。
1、犯罪客体:复杂客体,既侵犯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所有权,也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2、犯罪对象:特定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指符合规定的资金融通行为。
3、犯罪行为:采用欺诈手段诈骗贷款,具体包括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经济合同、使用虚假证明文件、使用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以及其他方法诈骗贷款。
4、犯罪数额:要求诈骗数额达到“较大”标准,根据司法解释,一般二万元应予立案追诉,各地可能调整。数额是评价社会危害性和量刑依据。
二、主观要件:
包括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
1、犯罪主体: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本罪主体,但可追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刑责。
2、犯罪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指主观上具有永久占有贷款而不归还的意图。可通过明知无归还能力仍大量骗取、非法获取后逃跑、肆意挥霍、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抽逃转移资金、隐匿销毁账目或假破产等情形判断。
3、犯罪故意:直接故意,明知行为会诈骗贷款并希望发生。明知理由、合同、证明等是虚假的,意愿通过欺诈获得并非法占有贷款。
4、区分情形:注意区分贷款诈骗罪与一般违规贷款、企业经营失败无法还款、普通诈骗罪。
一、刑罚设置:
根据诈骗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分档处罚。
1、基本刑罚档次:数额较大(二万元),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至二十万元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至五十万元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至五十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需要注意的是数额标准是一般情形,对于经济发达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2、附加刑适用:必须适用罚金刑,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可并处没收财产。罚金数额与主刑档次对应。
3、从重处罚情形:犯罪集团作案;累犯或刑满释放后又犯本罪;数额特别巨大;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拒不归还赃款或赔偿损失。
二、案例解析:
分析案例理解认定标准和处罚原则。
1、虚假项目骗贷案例:例如张某虚构项目骗贷500万用于个人挥霍,判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虚假担保骗贷案例:例如李某使用已抵押厂房骗贷300万,无力偿还后逃避责任,判四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无罪或罪轻案例:例如赵某夸大公司情况申请技术改造贷款,贷款用于项目但失败,有还款意愿,不构成贷款诈骗罪,承担民事责任。
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二)
答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
这是指行为人为骗取贷款,虚构根本不存在的资金或项目需求,或者夸大资金、项目的规模和效益,以诱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一旦这些虚假理由被揭穿,行为人便构成贷款诈骗罪。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
行为人通过伪造或篡改经济合同,使其看起来真实有效,并以此作为贷款申请的依据。这些虚假的经济合同往往涉及大额交易或高利润项目,旨在骗取金融机构的信任和贷款。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证明文件是金融机构评估贷款申请人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的重要依据。行为人可能通过伪造、变造或盗用他人的证明文件,如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收入证明等,以提升自己的信用评级和贷款额度。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
行为人可能提供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贷款的担保,或者将同一抵押物多次抵押给不同的金融机构以骗取贷款。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的权益。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
除了上述四种情形外,还可能存在其他诈骗贷款的手段。这些手段可能因时因地而异,但共同点是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采取欺骗手段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
综上所述,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涵盖了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经济合同、虚假证明文件、虚假产权证明担保以及其他诈骗手段。金融机构和执法部门应加强对这些行为的识别和打击,以维护金融秩序和公众利益。
贷款诈骗常见的套路有哪些需要警惕? (三)
答贷款诈骗常见套路多样,需时刻警惕。比如一些不法分子会以“低息贷款”“无抵押贷款”为诱饵,吸引资金的人上钩,实则暗藏玄机。还有可能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各种名义,要求先转账汇款,一旦你转了钱,就很难再追回。另外,他们可能会伪装成正规金融机构,通过虚假的贷款APP或网站,获取你的个人信息并实施诈骗。
1. 首先是诱人的低息幌子。骗子常打出超低利息的招牌,让用钱的人放松警惕。他们利用人们对低成本资金的渴望,编造看似合理的贷款理由。比如声称与某银行有合作,能拿到内部优惠利率。但实际上,正规贷款机构不会仅凭简单承诺就给出如此低息,这背后往往是陷阱。一旦你轻信并开始办理手续,就可能一步步陷入骗局。
2. 接着是巧立名目的收费。以各种费用为由头让你交钱是常见手段。像所谓的手续费,说是办理贷款流程所需费用,可正规贷款前期不会收取这类费用。还有保证金,称确保你按时还款才收取,可交了保证金后,又会以各种理由让你继续交钱。解冻费也常出现,比如骗你说账户存在异常,需交解冻费才能放款,交了钱却根本不会放款,钱就这样被骗走了。
3. 最后是虚假平台诈骗。骗子会制作逼真的虚假贷款APP或网站,模仿正规金融机构界面。让你下载注册后,填写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之后以各种理由说你的账户有问题,需要转账验证资金安全等。一旦你转账,资金就会进入骗子账户,造成财产损失。所以在面对贷款时,一定要仔细甄别,避免陷入这些贷款诈骗套路。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诈骗贷款的信息了解不少了,奥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