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退税是指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对出口企业已缴纳或应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实行部分或全部退还的政策。计算出口货物退税额,首先需要确定货物的出口离岸价,这是退税计算的基础。接着,根据货物的退税率,通常是按照商品类别来设定的,将出口离岸价乘以相应的退税率,即可得出应退还的税额。这一过程既涉及到企业财务的准确核算,也要求对国家退税政策有深入的理解。
出口货物退税额的计算 (一)

优质回答法律主观:
一、出口货物的退税计算方法(一)内资生产企业(含新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免、抵、退"税的计算: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2、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税率-退税率)。当生产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1、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当期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2、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二)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按如下公式计算"免、抵、退"税:1、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退税率)公式所列的"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原则上以核销时海关计算免征增值税的价格掌握。2、其余"免、抵、退"税公式按前述公式执行。上述公式中的"本期"是指"本半年(季、月)"或"本年","上期"是指"上半年(季、月)"或"上年"。(三)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1、出口货物不予退税部分=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税率)2、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累计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累计外销货物销售额÷当期累计全部货物销售额)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应退税额=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退税部分)(四)对外修理修配的出口退税计算(外贸企业)应退税额=修理修配金额×退税率。(五)出口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退税计算:应退税额=(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等发票进项金额+工缴费发票金额)×退税率(六)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的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出口数量)×税率(单位税额)(七)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二、个人所得税申请退税后多久可以到账一般情况下是10个工作日特殊情况可能会延长至一个月。线上使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退税的,如果显示退税已完成表示已完成退税的申报,此时如果申报记录提示是税务审核中则表示需要等待税务审核,税务审核通过后,等待退款即可。三、退税流程出口退税的一般程序及附送资料出口退税登记的一般程序:(一)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其经营出口产品业务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明后,应于30日内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二)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企业领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即按登记表及有关要求填写,加盖企业公章和有关人员印章后,连同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工商登记证明等证明资料一起报送税务机关,税务机关经审核无误后,即受理登记。(三)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税务机关接到企业的正式申请,经审核无误并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核发给企业“出口退税登记”。(四)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注销当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某些退税政策发生变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变更或注销退税登记。
法律客观: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 第二条出口商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核算后,凭有关凭证报送所在地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其增值税、消费税。 上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经商务部及其授权单位赋予出口经营资格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其中,个人(包括外国人)是指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 上述特定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申请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 第三条出口货物的退(免)税范围、退税率和退(免)税方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程序,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管理、申报受理、初审、复审、调查、审批、退库和调库等相应工作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因人员少需要一人多岗的,人员设置必须遵循岗位监督制约机制。
出口退税计算方法如何确定免抵退税额和应退税额? (二)
优质回答出口退税计算方法详解
出口退税,一项重要的税收优惠政策,其计算过程涉及关键的几个步骤。首先,我们来了解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 = 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其中,销项税额是销售货物产生的税收,而进项税额则是从购进货物中可以抵扣的部分。若实际离岸价与出口发票不符,企业需如实申报,税务机关会依据相关法规进行核定。 接着是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它与出口货物的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以及出口退税税率紧密相连:
免抵退税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FOB) * 外汇人民币牌价 * 出口货物退税率 -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抵减额包括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乘以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则根据期末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的比较有所不同:
若期末留抵税额小于等于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等于期末留抵税额,免抵税额等于两者之差。
若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等于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则为零。 这里的留抵税额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明确。 例如,自营出口企业如某公司,若购进原材料200万元,可抵扣进项税34万元,免税进料加工料件为100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为6万元,内销销售额100万元,出口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出口征税率17%,退税率为15%。我们可以通过具体计算来了解: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100万元 * (17% - 15%) = 2万元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200万元 * (17% - 15%) - 2万元 = 2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 = 100万元 * 17% - (34万元 - 2万元) - 6万元 = -21万元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 100万元 * 15% = 15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 200万元 * 15% - 15万元 = 15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 = 15万元 (因为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 = 15万元 - 15万元 = 0万元
期末留抵税额结转下期抵扣税额为6万元。 这就是出口退税计算的详细步骤,希望对您的财务规划和税务管理有所帮助。如果您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任何疑问,记得咨询专业税务顾问哦!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三)
优质回答在现行的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政策中,主要分为四种方法:
1. 免、退税,即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目前,主要适用于外(工)贸企业及特定退税企业。
应退税额 = 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 × 退税率
或 = 出口货物数量 × 加权平均单价 × 退税率
对于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出口货物,其应退税额计算方式为:
应退税额 = [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 / (1+征收率) × 6%或5%
2. 免、抵、退税,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抵扣不完的部分实行退税。当前,这一政策主要针对生产企业。
3. 免、抵税,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这项政策适用于销售以产顶进钢材的列名钢铁企业。
4. 免税,即对出口货物直接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此政策适用于出口卷烟企业、小规模出口企业等。
对于出口货物消费税,除了规定不退税的应税消费品,主要采取免税和退税两种方式:
1. 对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应税消费品,以及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的应税消费品,一律免征消费税。
2. 对于外贸企业收购后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则实行退税。
出口退税怎么计提 (四)
优质回答出口退税的计提过程如下:
一、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纳税额 = 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 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上期留抵税额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设无内销,上期留抵税额为零,因此公式简化为:
当期应纳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 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具体计算如下:
当期进项税额 = 5800/1.17 * 17% = 843(假设购进的货物均为出口货物对应的原材料或服务等)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 * 外汇人民币牌价 * (出口货物征税率 - 出口货物退税率) = 6000 * (17% - 9%) = 480
因此,当期应纳税额 = -(843 - 480) = -363
二、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 * 外汇人民币牌价 * 出口货物退税率
在这个例子中,具体计算如下: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 6000 * 9% = 540
三、确定当期应退税额
当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时,表示有留抵税额,此时需要将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进行比较,以较小者作为当期应退税额。
在这个例子中,-363的绝对值小于540,因此当期应退税额为363。
综上所述,出口退税的计提过程包括计算当期应纳税额、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以及确定当期应退税额三个步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出口业务情况和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具体的计算和申报。
对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