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案例:福喜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一)

指导案例:福喜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最佳答案【关键词】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共同犯罪 不合格产品 回收食品 过期食品

基本案情:涉及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与多名被告人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要被告人包括杨立群、贺业政、陆秋艳、杜平、胡骏、刘立杰、张晖、李亚军、张广喜、薛洪萍等。指控内容聚焦于被告单位及个人利用回收食品或过期食品作为原料进行食品生产与销售。具体事实涉及烟熏风味肉饼、冷冻香煎鸡排、灯影牛肉丝、冷冻腌制小牛排、冷冻香煎鸡排、灯影牛肉丝、冰鲜转冰冻的鸡皮、鸡胸肉等食品的再加工与销售过程,其中部分产品已超过保质期或作为回收食品处理。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对被告单位及被告人的行为提起公诉。

法院查明,被告单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多名被告人,通过制定并执行一系列指令,将回收食品、过期食品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生产,最终销售给客户。具体操作包括将退货产品进行再加工、更改生产日期、延长保质期等,以此逃避食品安全规范,进行销售。部分食品在销售后被检测出超过保质期,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裁判理由:法院在审理中认定,涉案食品原料中的回收食品、过期食品,均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尽管部分产品未直接检出有毒、有害物质,但使用回收食品、过期食品作为原料的食品仍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此外,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是否作为回收食品处理,是否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均是判断食品是否属于不合格产品的重要依据。因此,法院最终认定被告单位及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审判结果: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及被告人的行为进行定罪量刑,判处相关单位罚金,并对个人处以有期徒刑、罚金及驱逐出境等刑罚。同时,法院依法追缴违法所得,没收在案伪劣产品。此外,法院还对涉案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对食品安全的负面影响,并强调了食品安全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通过此案,不仅对被告单位及个人的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罚,也对食品安全领域内的规范行为进行了明确,对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案件也反映了司法机关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以及对维护公共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坚定立场。

假烟没卖出同样也要定罪 零售香烟的相关准则 (二)

最佳答案在常人的认知里面可能会觉得,进货是假烟,但是只要没有卖出去就不会被定罪。事实上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只要是有涉嫌兜售假烟,都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下面就由誉祥网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零售香烟的相关信息。

一、法律规定法官旁白:3月2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制售烟草专卖品犯罪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伪劣卷烟、雪茄烟等烟草专卖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二、案例解析

老王的假烟虽然没有售出,但货值金额已达到15万元,所以司法机关将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给予定罪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便是由誉祥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假烟没卖出同样也要定罪 零售香烟的相关准则的相关信息,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内容请点击:「法规」购进假烟即使没卖出也是违法!

注意!这些保健产品涉虚假宣传、传销和非法经营 (三)

最佳答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行动典型案例,涉及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等多地,共20个案例,揭露了保健产品领域的虚假宣传、传销和非法经营等违法现象。

其中,河北定州市查处定州市吉康医疗器械经销处的案例中,该经销商在店内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声称产品具有美容杀菌、防蚊虫叮咬等效果,同时聘请讲师对店内顾客进行过度宣传,引诱老年人购买。其行为违反了《广告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处罚包括责令消除影响,罚款6万元,以及对无二类医疗器械备案行为罚款1万元。

河北石家庄市裕华区查处深圳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传销案,该公司通过构建网络架构图,利用高回报奖励制度,诱使会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金字塔式网络布局,涉嫌违反《禁止传销条例》。处罚包括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1703.9257万元,并罚款160万元。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查处磁灸家居用品店虚假宣传案,该店在销售产品时,使用虚假宣传材料误导消费者,内容涉及产品性能、功能、用户评价等。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0万元。

吉林长春市查处长春某医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该公司在宣传视频中夸大产品功效,声称产品对心脏病、结肠炎、胃病等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40万元。

江苏无锡市查处宗汛涉嫌从事无证无照经营、虚假宣传案,该公司在无证无照的情况下,推销“石墨烯保健枕”、“红景天苷藏族被”等产品,宣传其具有治疗疾病效果,但无法提供佐证材料。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0.1万元。

江苏无锡市查处赫某某、宋某某等人组织传销案,该团伙通过“自愿连锁经营”、“资本运作”等名义,组织人员进行传销活动,涉案金额高达1000万元。因涉嫌刑事犯罪,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江苏溧阳市查处某医疗器械公司虚假宣传案,该公司通过夸大水污染严重性和危害性,向顾客推销净水机产品。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0万元。

浙江杭州市查处杭州兴世亚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该公司在向消费者宣讲产品功能时,超出产品注册证适用范围进行虚假宣传,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20万元。

浙江宁波市查处九百岁(宁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该公司对产品功效进行夸大宣传,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50万元。

浙江湖州市查处浙江汇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策划传销及虚假宣传案,该公司发展多层次分销体系,通过虚假宣传销售产品,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70万元。

浙江金华查处金华市梨大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该公司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夸大宣传,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00万元。

浙江台州查处玉环翀源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无证经营食品及虚假宣传案,该公司无证经营食品并进行虚假宣传,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99.2257万元。

浙江杭州市查处杭州亿健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保健食品违法会销案,该公司通过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效,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36万元。

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查处邮购“同仁堂”假药案,该公司销售的药品中含有非法添加成分,因涉嫌犯罪已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款20万元。

浙江金华市查处网络虚假宣传案,该公司通过夸大宣传普通饮品的功效,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80万元。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查处康浩之星健康协会涉嫌违法销售保健品案,该公司涉嫌未经许可生产、销售食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福建厦门市查处天宏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虚假宣传案,该公司虚假宣传保健食品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0万元。

河南漯河市查处宁一商贸有限公司销售保健品虚假宣传案,该公司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进行虚假宣传,处罚包括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0万元。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奥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销售伪劣产品怎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