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假期丰富多彩,旨在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这些假期包括东道国的重要法定假日,如公历新年、美国的独立日等,还有联合国大会特别决议规定的宗教节日,例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联合国的假期中加入了更多元化的元素。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的浮动假日,此举彰显了联合国对中华文明以及东方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如今,在联合国的假期日历上,春节正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 1、联合国假期有哪些
- 2、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意味着什么
- 3、联合国有哪些假日
- 4、春节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对吗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联合国假期有哪些 (一)

答1. 联合国假期包括公历新年,即1月1日。
2. 耶稣受难日,日期为3月29日。
3. 开斋节庆祝时间为4月10日。
4. 阵亡将士纪念日是5月27日。
5. 宰牲节在6月17日庆祝。
6. 独立日,即美国独立日,在7月4日。
7. 劳工节在9月2日。
8. 感恩节在11月28日。
9. 圣诞节在12月25日。
10. 春节,农历新年,在2023年12月22日被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11.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体现了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践行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倡导,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2. 联合国总部和世界各地办事机构庆祝的假日由联合国大会批准,每年一般为10天,包括东道国的法定假日和重要的宗教节日。
13. 联合国假日通常不包括安排会议活动。
14. 以联合国纽约总部和瑞士日内瓦办事处为例,这两个地方在2023年实施了“9+1”假日安排,即9个固定官方假日加上1个浮动假日。
15. 固定官方假日包括元旦、圣诞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16. 同时,两个地点还分别纳入了美国独立日、感恩节和瑞士国庆日、圣灵降临星期一等东道主国家的节日。
17. 这表明联合国固定官方假日的设置通常反映出东道国(地区)的地方特色。
18. 浮动假日的选项包括东正教圣诞节、诺鲁孜节、东正教耶稣受难日、卫塞节、赎罪日、排灯节、“戈尔普拉博”。
19. 在纽约总部的浮动假日清单中,有马丁·路德·金日,而日内瓦的清单则用耶稣升天节代替了马丁·路德·金日。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意味着什么 (二)
答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既是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尊重,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现。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期。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
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积极体现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联大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得到了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和踊跃支持。
联合国除了东道国的重要法定假日外,可由联大通过决议,把世界范围内广泛庆祝的节日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在当天尽量避免安排会议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在春节发表贺辞,向中国及所有庆祝春节(农历新年)的各国人民致以节日问候和祝福。
春节的风俗习惯:
1、贴对联和窗花: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对联,上面写着祝福的话语,希望带来好运和平安。同时,人们还会在窗户上贴上各种颜色的窗花,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2、放鞭炮: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为盛行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在除夕夜点燃鞭炮,以驱赶恶鬼和瘟疫,带来好运和平安。
3、吃团圆饭:在春节期间,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度佳节。团圆饭是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饮食习俗之一,人们会准备丰盛的菜肴,尤其是鱼和肉,象征着富饶和幸福。
4、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礼仪习俗之一。人们会在春节期间互相拜年,祝福对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5、舞龙舞狮: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表演龙舞和狮舞,以驱赶恶鬼和瘟疫,带来好运和平安。
联合国有哪些假日 (三)
答1. 联合国在2024年为固定假日设定了公历新年(1月1日)等9个日子,以及一个浮动假日。
2. 浮动假日包括东正教圣诞节、佛教的“卫塞节”、犹太教的“赎罪日”等。
3. 联合国员工可以在浮动假日中选择一天休假,如果因紧急工作需要在工作日上班,将获得加班费或其他补偿。
4.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定为可能的浮动假日,这意味着联合国机构将避免在每年春节当天举行会议。
5.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联合国会员国中许多国家庆祝春节的重要性,并且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会发表春节贺辞。
6. 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实践全球文明倡议、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具体行动。
7.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展示了中华文明和东方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理解,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和包容的文化价值理念。
8. 联大决议将农历新年定为假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东方文化的重视,标志着东西方世界在文化层面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一个促进东西方民心相通和文化交融的良好开端。
春节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对吗 (四)
答对,春节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从国际认可来看,2023 年 12 月 22 日,第 78 届联合国大会以决议形式将中国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 年 12 月 4 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都标志着春节在全球文化版图上影响力的扩大。
从全球庆祝范围来看,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将中国春节定为本国的法定节假日。既包括受儒家文明或汉字文化影响的朝鲜、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以及泰国、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有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的地区。比如越南将春节视为最重要节日之一,放假 5 天最长可达 9 天;韩国放假三天;巴拿马早在 2017 年就将春节作为民众公共假日;毛里求斯虽华人比例不到 2%,也将春节列为全国法定假日。
从文化交流与传播来看,随着中国入境免签政策不断优化,更多外国人主动融入春节活动,感受春节文化魅力。在海外也有“欢乐春节”等系列活动,把中国年带到世界各地。社交平台上也有大量外国用户自发学习和传播春节文化。
春节走向世界,既印证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与认同,也有助于中华文化跨国界跨民族的对话与交流。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春节被列为联合国假日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