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对应的罪名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这一罪名指的是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并达到一定的销售金额。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在当代社会,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法律部门的重要任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什么罪名 (一)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什么罪名

销售、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之罪乃指生产商或销售从业员故意于产品中掺入他物,虚标品质等级或者以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替代合格产品,销售额度达到人民币50,000元及者。

该犯罪触犯了国家工商总局针对标准化商品质量的管理规定和广大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在判决裁定时,销售额度成为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当销售额度介于人民币50,000元至200,000元之间时,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需缴纳销售额度百分之五十两倍以下的罚款;

若销售额度超过人民币200,000元,则可能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时需缴纳销售额度百分之五十两倍以下的罚款或没收全部财产。

电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是怎样的? (二)

电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一般会被判处支付罚金,由于生产、销售是连环一体的,若是销售者并不知情自己售卖的是假的商品,并且恶意向司法机关提供自己购买商品的渠道,此时销售该伪劣产品的商家,是不会被要求承担支付罚金等的处罚的。

一、电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是怎样的

电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一般会被判处支付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发现伪劣产品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

(1)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4)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6) 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第 (四)项、第(五)项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7) 销售者销售前述(1)、(2)、(3)、(4)、(5)所列的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 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我国任何销售的产品都必须要是已经通过质量的检验的,但是我国目前市场上依旧存在着销售假药等的行为,此时该犯罪主体不仅会受到行政的处罚,并且还会被要求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若是已经导致了他人死亡的,还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构成犯罪吗 (三)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构成犯罪。具体说明如下:

定义:伪劣产品是指生产、经销的产品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甚至可能是无标生产的产品。假冒产品则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使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是正版的产品。

犯罪构成:行为人售卖劣质商品,若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这包括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生产者、销售者若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将根据其销售金额的大小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以及没收财产等。

因此,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仿造别人的产品违法吗 (四)

仿造别人的产品违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销售高仿的产品是属于典型的销售假冒产品的违法行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如果情节严重,还会构成刑事犯罪。

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标准:

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3、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失效、变质的;

7、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8、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综上所述,销售高仿的假冒伪劣产品是属于侵权的行为,侵害被假冒产品的商标权,也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还会构成刑事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奥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