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送达方式的多样性
- 二、特殊送达方式的适用
多个答案解析导航:
送达方式的法律规定

一、送达方式的多样性
直接送达与留置送达
直接送达是最基本的送达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法律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当受送达人是公民时,若本人不在,可交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则由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在受送达人拒绝接收的情况下,留置送达成为备选方案。送达人可邀请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后将文书留置于受送达人住所,并记明拒绝事由和日期,视为送达。这种强制性的送达方式确保了法律文书的有效传递。
邮寄送达与电子送达
随着科技的发展,邮寄送达和电子送达逐渐成为重要的补充方式。邮寄送达适用于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情况,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对于住在外国的人,采取邮寄送达需以该国不反对为限。而电子送达则更加便捷,经受送达人同意后,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以材料到达受送达人接收系统的时间为送达时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但受送达人提出需要纸质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提供。这一规定既体现了法律的灵活性,又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
二、特殊送达方式的适用
委托送达与转交送达
针对居住外地或特定身份的受送达人,委托送达和转交送达显得尤为重要。委托送达是指通过受送达人所在地的法院代为送达,适用于居住外地的当事人。转交送达则针对军人、被监禁者、被采取强制教育措施者等特殊群体,通过其所在单位的政治机关、监所、强制教育机构等转交送达。这两种方式确保了无论受送达人身处何地、何种身份,都能及时收到法律文书,维护其合法权益。
公告送达
公告送达是兜底
送达方式有几种 (一)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人民法院送达的方式有七种,分别是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转差弊交送达、电子送达。公告送达:法院以登报、张贴公告等方式告知受送达人诉讼文书的内容。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六种送达方式均团州无法送达的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第八十七条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 第八十八条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虚或族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第九十一条转交送达期间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七种送达方式的适用情形 (二)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送达的方式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 电子送达、委托及邮寄送达等,不同送达方式适用情形不一样,例如受送达人拒绝接收的,可以用留置送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五条 直接送达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六条 留置送达
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第八十七条 电子送达
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八条 委托及邮寄送达
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九条 转交送达之一
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单位、政治机关转交。
第九十条 转交送达之二
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第九十一条 转交送达期间
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九十二条 公告送达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通知送达方式法律规定 (三)
最佳答案通知送达方式法律规定: 一、明确答案
根据法律规定,通知送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 二、详细解释
1. 直接送达:指直接交付受送达人。这是最常见的送达方式,要求送达人员当场将文书交到受送达人手中,并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确认。 2. 留置送达:当受送达人拒绝接收法律文书时,送达人员可以将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视为已经送达。此时需请见证人到场见证并记录在案。
3. 委托送达:指司法机关委托其他机关或单位代为送达法律文书。这种方式适用于直接送达困难的情况。 4. 邮寄送达:通过邮政机构寄送法律文书到受送达人的指定地址。邮寄回执可作为送达凭证。
5. 公告送达:当采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时,可以公告方式送达。公告可以登报、张榜等方式进行,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一定期限即视为送达。 这些送达方式在法律规定中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程序要求。确保法律文书的及时送达,是保障当事人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通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送达方式,确保通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三、不同送达方式的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要求来决定,确保法律程序的顺利进行。
最高院关于民事送达规定了哪些方式 (四)
最佳答案送达方式,是指人民法院进行送达所采用的方法《民事诉讼法》第78~84条对送达方式做了规定,规定的具体送达方式有以下几种:1、直接送达。2、留置送达。3、委托送达。4、邮寄送达。5、转交送达。6、公告送达。
一、最高院关于民事送达规定了哪些方式
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送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
送达方式,是指人民法院进行送达所采用的方法。《民事诉讼法》第78~84条对送达方式做了规定,规定的具体送达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送达
直接送达,是指由人民法院的送达人员将须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直接交给受送达人或他的同住成年家属、代收人、诉讼代理人的送达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送达时,受送达人本人不在的,可交给他的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离婚诉讼中,向一方当事人送达时,在受送达人不在的情况下,不可以交给在身份上既是该方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又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的人代收);受送达人指定了代收人的,可交给代收人签收。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盖章。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诉讼代理人送达。向上述受送达人以外的人送达,视为直接送达。
(二)留置送达
留置送达,是指在向受送达人或有资格接受送达的人送交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时,受送达人或有资格接受送达的人拒绝签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法律文书留放在受送达人住所的送达方式。留置送达适用的条件是受送达人或有资格接受送达的人拒绝签收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在进行留置送达时,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作为见证人,人民法院的送达人员应当向见证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受送达人拒收的事由和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诉讼文书、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产生送达的法律后果。
(三)委托送达
委托送达,是指受诉法院直接送达确有困难,而委托其他法院将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委托送达,应当是在进行送达的人民法院自己进行直接送达有困难;进行委托的法院只能委托其他法院,而不可以委托其他机构或组织。在程序上,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和送达回证。接受委托的法院将有关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视为委托法院进行了送达,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四)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是指受诉人民法院在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情况下,通过邮局以挂号信的方式将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邮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邮寄送达,应当附有送达回证。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与送达回证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不相符的,或者送达回证没有寄回的,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五)转交送达
转交送达,是指受诉人民法院基于受送达人的有关情况而将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交有关机关、单位转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六)公告送达
公告送达,是指受诉法院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采取上述方法均无法送达时,而将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予以公告,公告经过一定期限即产生送达后果的送达方式。公告送达实际上是一种推定送达,即公告后受送达人有可能知道公告内容,也可能不知道公告的内容,但法律规定均视为送达。按照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人民法院采取公告的方式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和公告送达的经过。
二、送达的特征有哪些
送达的主体是法院。送达的主体必须是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向法院或者他们相互之间递交诉讼文书或其他文书都不叫送达,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
接受送达的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送达是法院在诉讼中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所进行的一种诉讼行为。法院在诉讼外或者虽在诉讼中,但是是给诉讼参与人以外的人发送或报送材料,如上下级法院之间递送案件材料就不是送达行为。
送达的文书主要是法律文书和诉讼文书。在诉讼中法院送达的法律文书和诉讼文书主要有:判决书、裁定书、起诉状副本、答辩状副本、反诉状副本、上诉状副本、各类通知书(如案件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出庭通知书等)、传票、调解书、支付令等。送达其他文件不能叫送达。
送达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送达必须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否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能达到预期的法律后果。
诉讼过程中,需要将一些重要的法律文书送达给当事人,比如起诉状、答辩状、传票、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等等。针对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方式,相关法律中作出了六种规定。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多数其实都是采用直接送达或者邮寄送达的方式,而在无法找到对方人的时候,可能会进行公告送达。
送达方式的几种方法 (五)
最佳答案一、四种法定送达方式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法定送达的方式不止四种,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电子送达、公告送达。其中,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委托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七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八条
二、法院判决书的送达方法及其特点
法院判决书的送达方式如下
1、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无理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2、直接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
3、公告送达,是指法院以张贴公告、登报等办法将诉讼文书公诸于众,经过一定时间,法律上即视为送达的送达方式。
转交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然后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三、送达是如何影响法律效力的?送达的形式与作用
1、送达一般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将相关文件送交当事人或有关机关的行为。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等。《民事诉讼法》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
2、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四、法院判决书送达方式
1、直接送达
对象在家的当事人
直接送达是最普遍的方式,一般就是当面送给公民,由其签收了就可以了。
注意
有些时候法院送达文书时,当事人并不在家里的,也可以直接交给其一起住着的成年家属签收,这种情况下同样具有效力。但是,在一些离婚诉讼中,只有一方当事人在家的,就不能采用由对方当事人签收的方法,因为双方都有厉害关系。另外,签收文书的必须是成年人,如果是未成年人的一般是不允许的。
2、其他情况的签收对象选择
1受送达人是法人的交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该法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2受送达人是其他组织的交由其主要负责人或者该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3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交由其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签收。但是调解书的话应当直接送交本人,不得由别人代收。
3、留置送达
对象不肯接收文书的当事人
法院在送达文书时,对方不肯接收的,送达人会采用让见证人见证、拍照记录等方式确定送达。
注意如果前去送达的时候,遭到对方家属的拒绝的也是一样,可以按照留置送达的方式确定已经送达。
但是,如果是法院调解之后制作的调解书的,原则上就不能适用留置送达。但是当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4、委托送达
对象负责审理该案的法院直接送达文书有困难
如果直接负责审理该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由于地域问题,直接送达文书至当事人手中确已困难的,就会采用委托其他法院送达的方式。受委托的法院送达文书时,会出具相应的委托函。
5、邮寄送达
对象当事人住所离法院路途较远
采用邮寄送达的,人民法院会将所送达的文书通过邮政局并用挂号信寄给受送达人。
6、转交送达
对象军人;被监禁的;被劳动教养的。
1受送人是军人,通过其所在部队团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2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和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3受送达人正在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劳动教养单位转交。
7、公告送达
对象当事人下落不明
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为公告期满,视为送达。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奥律网关于送达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