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诈骗典型案例

一、润通财富:老雷台借尸还魂
案例概述
润通财富于2016年7月上线,短短数月后便于同年11月暴雷。该平台幕后老板曾运营过另一个名为京浙贷的平台,两者在包装手法、股东信息、借款信息和运营策略上高度相似,最终都以诈骗收场。
诈骗手法
润通财富利用投资者对高收益的追求,通过虚假宣传和包装,吸引大量资金投入。其幕后团队巧妙利用老平台的经验和手法,快速复制并推出新平台,实施诈骗后迅速撤离。
二、全支宝:工商造假的高端骗局
案例概述
全支宝于2015年12月上线,2016年12月暴雷。该平台是同一诈骗团伙运作的多个平台之一,包括金汇丰、国银贷等。这些平台频繁更换办公地点,利用伪造的工商信息掩盖真实身份,诈骗手法高端且隐蔽。
诈骗手法
全支宝等平台通过伪造国资上市背景,发布虚假软文和招聘信息,吸引投资人。尽管存在多处漏洞,如平台模板相似、水印方式相同等,但伪造的工商信息足以掩盖这些问题,使投资人难以辨别真伪。
三、P2P清退回款诈骗:二次伤害的陷阱
案例概述
近年来,冒充P2P平台客服进行清退回款诈骗的案件频发。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受害人,以资金清退为名,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或注入等额基数的资金。
诈骗手法
这类诈骗利用了投资人急于拿回投资款的心理,通过伪造文件、建立QQ群等方式营造回款氛围。诈骗分子在群里发布虚假回款信息,诱导投资人按照他们设定的流程操作,最终骗取资金。
总结
P2P诈骗手段多样且不断演变,从早期的平台虚构项目、高额年化收益诱惑,到后期的清退回款诈骗,无不体现了诈骗分子对投资人心理的精准把握。面对这些诈骗手段,投资人应保持警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选择P2P平台时,应仔细甄别平台信息,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同时,对于任何涉及资金清退的信息,都应通过官方途径进行核实,避免掉入诈骗陷阱。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加强监管力度,打击P2P诈骗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奥律网关于p2p诈骗典型案例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