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背景与意义
- 二、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
- 三、土地出让金支出管理
- 四、实例分析
- 五、结语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是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行为的重要法规,旨在确保土地出让收入的合法、有效管理和使用。本文将对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进行全面解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背景与意义
土地出让金是政府以出让等方式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土地价款,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市场的不断繁荣,土地出让金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对于加强土地管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
标签:收入定义
土地出让金收入主要包括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总成交价款(不含代收代缴的税费),以及转让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处置抵押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房改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应补缴的土地价款。这些收入全部纳入地方政府基金预算管理,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标签:征收与管理
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具体征收工作可由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执行。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应明确约定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具体数额、时限和违约责任。征收部门根据合同和批准文件开具缴款通知书,并填写“一般缴款书”,由受让人依法缴纳。土地出让金收入全额缴入地方国库,地方国库负责办理收纳、划分、留解等业务。
标签:减免与违规处理
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各种名义减免土地出让金,也不得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变相减免。对未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三、土地出让金支出管理
标签:支出范围
土地出让金的支出范围涵盖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支农支出、城市建设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土地开发支出涉及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农支出主要用于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城市建设支出用于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其他支出包括土地出让业务费、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
标签:预算管理
土地出让金的支出通过地方政府基金预算从收入中安排,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应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年度土地收储出让计划编制收支预算,并按程序报经批准后执行。支出应按照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安排,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标签:监督与审计
为确保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审计制度。各级财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地方国库应定期核对土地出让金的收支情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土地出让金收支的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处理。
四、实例分析
以赣州市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管理操作办法为例,该市明确了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的分工协作、规范管理、宗地清算和信息共享等原则。通过设立专门科室负责土地收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宗地清算等工作,确保了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的高效运行。同时,该市还规定了详细的预算编制、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和决算编审等流程,为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五、结语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是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行为的重要保障。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