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假药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生产销售假药罪
生产销售假药罪主要侵犯的是国家药政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这种犯罪不仅破坏了正常的药品市场秩序,更严重的是,假药的使用可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国家对于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
诈骗罪
相比之下,诈骗罪主要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这种犯罪通常表现为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诱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此错误认识自愿交付财物。诈骗行为虽然也可能对被害人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但其主要危害在于财产损失。
#### 二、客观表现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
在生产销售假药罪中,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这里的“假药”是指那些不具备药品应有的疗效,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药品。值得注意的是,要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不仅要求行为人生产、销售了假药,还要求这些行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此外,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成立并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骗取财物的目的。即使行为人并非为了骗取钱财,而是出于其他目的(如报复社会、赚取利润等),只要其行为符合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就可能构成此罪。
诈骗罪
而在诈骗罪中,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纯粹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信以为真,从而自愿交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是诈骗罪的核心要素,也是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的主要手段。
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他人遭受财产损失,却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同时,诈骗罪的成立还要求行为人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大,否则可能不构成犯罪。
#### 三、定罪标准与刑罚差异定罪标准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定罪标准主要取决于其行为是否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诈骗罪的定罪标准则在于行为人骗取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
刑罚差异
在刑罚方面,生产销售假药罪和诈骗罪的处罚力度也有所不同。根据法律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而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结语综上所述,生产销售假药罪与诈骗罪虽然都涉及到欺骗行为,但在犯罪客体、客观表现以及定罪标准与刑罚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两种犯罪类型,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受害者。同时,对于司法机关来说,准确区分这两种犯罪也有助于实现公正司法和有效打击犯罪的目标。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信息,欢迎点击奥律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