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车发生问题免于刑罚的,应受到哪些党纪处分 (一)

酒后驾车发生问题免于刑罚的,应受到哪些党纪处分

优质回答党员干部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依法处以行政处罚的,依据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党员干部因饮酒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但被免于刑事处罚的;根据规定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等相应处分。

一、部队醉驾应当如何处理

1、部队醉驾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按照危险驾驶罪或交通肇事罪处罚。军人酒后驾车的处罚:

2、总参谋部日前下达通知,要求加强军车安全管理,坚决防止和纠正酒后驾车问题,维护军队纪律和形象。

3、总参通知要求从严治军,军人酒后驾车,一律暂扣驾驶证6个月,并组织集中整训;醉酒驾车,一律吊销驾驶证,调离司机岗,并给予严厉的纪律处分;酒后驾车造成亡人事故或严重后果的,一律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追究单位领导责任;通报批评军车交通章抄告问题突出的单,限期整改。各警备司令部要加大对外出军车的检查纠察力度,集中开展整治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二、醉驾电动车处罚规定

1、酒驾驶电动车怎么处罚还得看电动车是否属于机动车的范畴。

2、醉酒后驾驶电动车的,如果电动车是超标电动车,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规定进行处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一千元二千元以下罚款,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不是的,则按违反机动车的规定处罚。

3、法律规定,“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三、醉驾电动车确定是否应追究刑事责任。

1、如果驾驶的电动车,其技术指标属于机动车,醉酒驾驶电动车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如果驾驶的电动车没有达到机动车标准,醉酒驾驶电动车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三十三条

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是公职人员的由监察机关给予相应政务处分。党员依法受到政务处分、行政处罚,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政务处分、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依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党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受到其他纪律处分,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在对有关方面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进行核实后,依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党组织作出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决定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依法改变原生效判决、裁定、决定等,对原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决定产生影响的,党组织应当根据改变后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等重新作出相应处理。

公务员醉驾具备什么条件能免除刑罚 (二)

优质回答1、是不可以免除刑罚的

2、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醉驾被入罪,可能判处拘役的刑罚,同时,《公务员法》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岳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主刑(含宣告缓

刑)的;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都应开除党籍。这表明,如果公务员醉驾被判处了刑罚,就会受到开除公职和党籍的惩罚。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但是,如果公务员只是被法院认定为有罪,但判决免予刑事处罚,则可以不被开除公职。现实中,不少渎职、失职的公务员,被判处有罪但免予刑事处罚后,仍然担任公职。

醉驾到了司法局可以免刑吗 (三)

优质回答公职人员醉驾不可以免于刑事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职人员不享有法律上的特权。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六个月以下。

醉驾可以免刑事责任,前提是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醉酒驾驶是否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对于危险驾驶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作为刑事处罚,如果醉酒的时候驾车是为了挪车位的话,是为了救人或者是过了很久才驾驶车辆的话,也属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应当属于情节比较轻微的情况。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也是存在免于处罚的情形,而这里的免于处罚一般是指免于刑事处罚。1、醉驾的具体情节很轻微,同时危害也不大,根据法律规定不认定构成犯罪的。2、虽然醉驾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但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3、醉驾情节轻微,同时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处刑罚的。

醉驾标准

醉驾的判定标准是驾驶员每100毫升当中的血液酒精含量等于或者大于80毫克,低于80毫克大于或等于20毫克的属于酒驾,若测量结果显示为醉驾,驾驶员要面临的刑事处罚标准是判处拘役,管理规定拘役的时间是1~6个月,同时会并处罚金。醉驾的处罚标准: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 (四)

优质回答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这是判断醉驾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标准。如果醉驾行为情节显著轻微,且对社会危害不大,那么可能不被认为是犯罪行为,因此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有一定的限制。如果醉驾行为发生在很久以前,且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那么也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条件在醉驾案件中较为罕见,因为醉驾的法定最高刑通常较高,追诉时效期限也相应较长。

其他法律规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还存在其他几种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等。然而,这些情形在醉驾案件中通常不适用。

综上所述,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主要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以及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其他法律规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在醉驾案件中通常不适用。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奥律网关于官员醉驾免刑责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