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后还能刑事立案吗? (一)

答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民事诉讼中的判决不会对刑事立案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涉嫌违反刑法,可以另行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是两个独立的司法领域,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民事案件的判决只涉及到民事责任和赔偿等问题,不会对刑事立案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被告人在民事案件中的行为涉及到刑法的相关规定,例如构成犯罪,作为被害人或者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之外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主张以刑事责任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因此,即使民事案件已经有了判决,仍然可以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根据情况进行立案侦查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刑事立案并不会直接决定民事赔偿的大小和方式。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属于两个独立的司法领域。民事案件主要涉及到人民群众在合同、侵权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刑事案件则主要涉及到违反刑法所造成的危害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失,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是两个独立的司法领域,民事案件的判决不会对刑事立案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涉嫌违反刑法,仍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由公安机关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民事责任会坐牢吗 (二)
答民事责任不会坐牢。
败诉方履行民事判决结果即可。民事诉讼是依靠相关的法律制度去处理社会生活当中的民事纠纷的,维护相关人合法权益的同时避免激化双方的矛盾。民事诉讼一般不会坐牢,民事案件只有民事责任,除非转化成刑事案件,不可能通过民事诉讼对人定罪量刑。民事诉讼原则上不会坐牢,因为不涉嫌刑事犯罪;只有在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才涉嫌拒不执行判,裁定罪。民事诉讼,是指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裁判民事争议的程序和制度。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有以下四点:
1、产生的原因不同;
民事责任是平等主体间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当事人所约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刑事责任则是因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
在处理民事责任时,适用的是民事法律规范,如《民法典》等。在处理刑事责任时,则适用《刑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刑事法律的规定等;
3、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为科以刑事处罚;
4、追究责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责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则,由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再由法院判决;
刑事责任则主要由国家司法机关予以立案侦查,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在符合《刑法》规定的具体情形的,也可以由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刑事和民事的区别 (三)
答刑事和民事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民事就是经济纠纷,不涉及犯罪。刑事就是构成某种或数种特定犯罪。
2、责任不同,刑事案件被告人除可能负刑事责任外,还可能要负民事责任,而民事案件只负民事责任。
3、违法行为不同,刑事案件就是因犯罪行为而导致刑事诉讼进行的事件,是一种违法行为。民事案件讲是因为当事人之间民事或经济纠纷的产生而导致民事诉讼进行的事件,不是一种违法行为。
4、诉讼程序不同,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直接起诉进入审判程序,刑事案件一般需通过立案、侦查、提起公诉、进入审判程序。
5、执行方式不同,民事案件责任义务的履行是自我履行辅以强制执行,刑事案件则是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力来强制执行。
6、举证责任不同,民事案件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具有举证责任,而刑事案件的受害人或当事人没有强制的举证责任。
民事责任方式的种类是:
1、返还财产,主要是指返还原物。
2、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状态。
3、修理、更换、重作,是指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合同要求的质量标准,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方式。
4、支付违约金,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预先确定的,在违约后作出的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
5、赔偿损失,包括补偿性损害赔偿和惩罚性损害赔偿。
6、停止侵害,是应当承担的立即停止侵害行为的民事责任方式。
7、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是指行为人在侵权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消除不良后果,恢复受害人的名誉评价到未受侵害时的状态的民事责任方式。
8、赔礼道歉,是侵权行为人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求得受害人原谅。
9、继续履行,是指债务人应当将没有履行的义务继续履行完毕,以实现债权人的债权。
10、排除妨碍,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使权利人无法行使或不能正常行使自己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应当将妨碍权利实施的障碍予以排除。
11、消除危险,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和其管理下的物件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应当将具有危险因素的行为或者物件予以消除。
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性:
1、民事诉讼是一种当事人对立,法院居间审理、裁判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当事人之间由于利益冲突而诉至法院,在诉讼中,一方提出诉讼请求,另一方则进行防御、抗辩,因而在诉讼中形成一种对立或对抗的基本态势和结构。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处于中立的地位,平等地对待当事人,以保证裁判的实体公正和形式公正。这样一来,民事诉讼就呈现为一种类似几何上等腰三角形的结构。不承认民事诉讼的这种现实结构,就无法正确认识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虽然会就诉讼中的某些事项达成协议,甚至通过调解或和解解决纠纷,但这不过是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是一种让步或妥协,并不能否定他们之间的对抗本质。
2、民事诉讼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民事纠纷。这体现在:
(1)当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后,被告就有义务应诉,即被告应诉的强制性。被告不能拒绝法院的审判。被告不到庭的,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不能强制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2)法院作出的决定、裁定和判决,当事人必须服从,履行裁判所确定或规定的义务。如果不主动履行裁定和判决的,法院可以在当事人的申请下,强制执行。
3、从诉讼对象来看,民事诉讼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一般而言,这些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就是法律上规定的具体的权利义务争议。法院解决民事争议时,必须适用实体法的规定,如果没有实体法的规定,便无根据可以适用。另外,非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不能纳入民事诉讼程序加以解决,除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外,伦理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争议、体育竞赛的争议、团体组织内部的争议、宗教上的争议等也都不能成为民事诉讼的对象。这一问题涉及民事审判权的范围问题。
4、民事诉讼是依照一定的法律规范,严格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的。为了保证民事诉讼的公正性,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套比其他民事争议解决制度更为复杂的程序,也可以说,民事诉讼在形式上是最为公正的程序。民事诉讼还要求法院和所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必须符合规定的方式,违反了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虽然不是绝对,但有可能导致诉讼行为的无效。相比之下,民事调解和仲裁在程序和方式的严格性方面就不如民事诉讼。这就使民事诉讼程序呈现出一定刚性化特征。尽管民事诉讼程序在制定时会尽量考虑方便、灵活地解决民事纠纷,但依然无法达到其他非民事诉讼程序那样的程度。
5、事实认定的形式化。民事纠纷的解决首先需要裁判机关认定案件事实,并在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公正裁判,但由于案件事实的认定需要依靠证据,而基于合法性的要求,法院认定事实的证据又必须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这样一来,也就有可能影响事实认定的有效性。一些案件中,尽管权利人事实上存在权利,却因为没有符合要求的证据而无法得到认可。
已判决的民事案能再变为刑事案件一案能两判吗 (四)
答不能,这不是一案两判,而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部分。一个是民事部分,一个是刑事部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民事纠纷,如果没有涉嫌刑事犯罪的话,是不会转为刑事案件的。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
法律分析
民事案件不会直接转化为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诉讼参与人因违反诉讼、执行程序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刑事案件并不是民事案件的转化。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有犯罪行为的可以直接移送有关部门进行侦查。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报案,属于刑事自诉范围内的,可以就刑事部分另行起诉。民事案件有涉嫌刑事犯罪的可能,依法可以将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先行审理。这需要根据具体按时间来判断是否会判刑。如经济案件的民事纠纷,被告即使没有赔偿能力也是不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国家一再立法禁止将民事纠纷用刑事手段解决。即使可能赔拘留也只是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和刑罚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是故意伤害罪,就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如果对方不立案,一是可以找当地检察院,要求其督促公安机关立案;一是可以向当地纪委反映情况;二是可以向当地监察部反映,还可以打行政效率监督电话投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奥律网关于民事案件不会减少利润,刑事案件也不会增加惩罚。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