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级别最高十大监狱 (一)

中国级别最高十大监狱

贡献者回答中国级别最高的十大监狱主要包括:上海市青浦监狱、湖南省岳阳监狱、广东省广州第一监狱、四川省眉山监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监狱、浙江省第二监狱、江苏省南京监狱、农八师监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第一监狱、辽宁省大连市监狱。

1、上海市青浦监狱

作为全国最早的现代化监狱之一,青浦监狱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监狱,其管理水平和科技设施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湖南省岳阳监狱

岳阳监狱是全国第一座采用人性化、人本化管理模式的监狱。监狱位于岳阳市君山区境内,北依长江,南濒洞庭,总面积52.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万亩,省道s306线纵贯全境,狱部距岳阳市区约30公里。是全省占地面积最大、押犯最多的省属监狱,系全国大型监狱之一。

3、广东省广州第一监狱

作为中国第一座无墙监狱,广州第一监狱由此开创的无墙化模式,被誉为中国监狱改革的重要突破。广东省广州监狱成立于1980年,地处广州市荔湾区南京路14号,位于广州市区西北部,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是一所关押重刑男性罪犯的监狱。

4、四川省眉山监狱

作为全国第一座环保型监狱,眉山监狱建立了独有的三重闭环环保体系,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四川省眉州监狱位于东坡故里,长寿之乡的眉山市彭山区城南,北距成都市48公里,南距眉山市15公里,毗邻成乐高速、成绵乐城际快铁、成昆铁路和103国道。

5、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监狱

牡丹江市监狱是黑龙江省唯一的等级化监狱,管理十分规范,同时也注重对服刑人员的教育和改造。监狱多次荣获黑龙江省监狱系统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监管改造工作先进单位、监管安全四无单位、安全生产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

6、浙江省第二监狱

这所监狱注重文化教育,通过创立学校、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罪犯改过自新、回归社会。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1983年成立。省二监坚持监狱工作宗旨,坚持开拓创新,1986年办成教育人、改造人的特殊学校。

7、江苏省南京监狱

南京监狱在押犯人总数多,但通过科学管理和人性化关怀,使得改造效果显著,被誉为江苏监狱的缩影。南京监狱积极推进监狱全面质量建设战略,较好地贯彻落实了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监狱工作方针。

8、农八师监狱

这所监狱在押犯人数量多,但通过严格管理和教育,使得罪犯改造质量较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监狱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了犯人的安全和秩序。监狱内部设有严密的监控系统,全天候对犯人进行监控,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暴力事件或逃脱行为。

9、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第一监狱

这所监狱重视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工作,通过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心理辅导是这所监狱的一项重要工作。罪犯在服刑期间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和困扰。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监狱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团队。

10、辽宁省大连市监狱

大连市监狱占地面积大,投入资金多,监狱设施完善,改造效果显著,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一座现代化监狱,它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为犯罪分子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进行改造。这种宽敞的环境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促进他们的自我提升和社会融入。

内容参考:

内容参考:

重刑犯与普通犯罪,在监狱里有什么不同? (二)

贡献者回答重刑犯与普通犯罪在监狱里的不同之处 一、受到的监管和安全防范程度不同

重刑犯因其犯罪性质的严重性和潜在的社会危害性,通常会被采取更为严密的监管措施和更为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监狱会对重刑犯进行重点监控,限制其活动范围,严格管理其与其他犯人的交往。而普通犯罪者则相对享有较为宽松的管理和更大的活动自由度。 二、服刑期间的待遇差异

重刑犯在服刑期间可能会面临更为严格的监规纪律要求,同时,由于其罪行严重,可能会受到更为严格的惩罚措施。此外,在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普通犯罪者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支持,而重刑犯则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受到限制。 三、心理和社会影响的不同

由于重刑犯所犯罪行的严重性,他们在监狱中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关怀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而普通犯罪者虽然也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挑战,但整体上可能不会像重刑犯那样面临极大的社会排斥和压力。 综上所述,重刑犯与普通犯罪在监狱里的待遇差异主要体现在监管和安全防范、服刑待遇以及心理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这种差异是基于其犯罪性质和社会安全考虑而设定的,旨在确保监狱秩序和安全,同时也为罪犯提供一个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的环境。

谈罪犯的人格评估 (三)

贡献者回答(首先说,这不是本人原著,而且性质仅仅研究惯犯罪犯的心理和人格,没有研究罪犯亲善的方面。)

惯犯罪犯的人格评估

目的:了解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和相关因素,为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质量提供帮 助。方法:采用中国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分别对重复犯罪罪犯和第一次入狱的罪 犯进行测量。结果:重复犯罪罪犯在攻击性、报复性、同情心和犯罪思维模式四个维度 上得分和人格异常比例高于第一次入狱的罪犯,且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重复犯罪 罪犯人格异常现象较为突出;罪犯出狱后再犯罪的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也有人格因素 ;上述四个维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罪犯出狱后再次犯罪的 可能性,对罪犯实施针对性的人格矫正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的重复犯罪呈持续上升趋势[1]。罪犯出狱后再犯罪的 主要原因可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前者主要是社会因素,后者主要是指罪犯的不良 心理和人格素质。在第一次服刑期间,这种不良心理没有得到很好的矫治,因而出狱后 再犯罪的可能性较高[2]。国内多项研究认为,罪犯的人格异于常人[3-6]。Fazel和

Danesh对12个国家22790名罪犯的研究结果认为,65%的罪犯人格异常[7]。不过,对重 复犯罪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并不多。重复犯罪罪犯在监狱内的改造难度大,出狱后的再 次犯罪率高,危害性大。因此,加强重复犯罪罪犯的狱内改造和社会控制已经成为预防 和减少犯罪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探讨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和再次犯罪的相关因 素,为增强罪犯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提 供帮助。

对象与方法

对象 在押罪犯1012名。其中,第一次犯罪入狱的罪犯898名,重复犯罪入狱的罪犯11 4名。共收到问卷1012份,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999份。有效问卷中,第一次入狱罪 犯888名,平均年龄29岁。其中,暴力犯罪552名,占62.1%;非暴力性犯罪336名,占37 .8%。短刑期(10年以下,不含10年)罪犯427名,占48.1%;重刑犯(10年)461名,占 51.9%。重复犯罪入狱罪犯111名,平均年龄30岁。其中,暴力性罪犯76名,占68.5%, 非暴力性罪犯35名,占31.5%。短刑期(10年以下,不含10年)罪犯58名,占52.3%,重刑 犯(10年)53名,占47.7%。在111名重复犯罪罪犯中,抢劫犯47名,占42.3%;毒品 犯24名,占21.6%;盗窃犯21名,占18.9%。

方法 采用《中国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量表,集体测试。该量表分为13个人格 维度,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7]。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

结果

2.1 罪犯的年龄、犯罪性质和原判刑期的比较

重复犯罪罪犯平均年龄大于首次犯罪者,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t = -2.26,P<0.05 );卡方检验表明,重复犯罪和首次犯罪在是否为暴力犯罪或非暴力犯罪的人数上,差 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意义(x[2] = 1.68,P>0.05);在刑期上将罪犯分为10年以下(不含1 0年)和10年两组,卡方检验表明重复和首次犯罪者在刑期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 性(x[2] = 0.69,P>0.05)。

重复犯罪罪犯的攻击性因子得分高于首次入狱罪犯,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t = -3.13 ,P<0.05);表明重复犯罪罪犯的攻击性较首次入狱罪犯强。重复犯罪罪犯报复性因子 得分显著高于首次入狱罪犯(t = -2.42,P<0.05),表明重复犯罪罪犯报复性高于首次 入狱罪犯。重复犯罪罪犯同情心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首次入狱罪犯(t = -2.17,P<0.05) ,表明重复犯罪罪犯比首次入狱罪犯更缺乏同情心。重复犯罪罪犯犯罪思维模式因子得 分显著高于首次入狱罪犯(t = -4.13,P<0.01),表明重复犯罪罪犯比较首次入狱罪犯 更倾向于犯罪思维。

2.3 其他因素

对重复犯罪罪犯人格特征的影响以年龄、罪名和原判刑期为自变量,以重复犯罪罪犯 的13个人格因子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三个因素的主效应都不显 著,交互作用也都不显著。说明上述三个因素对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差异没有显著影响 。

2.4 异常人格发生率比较

人格维度标准分得分大于60和小于40为人格异常。

重复犯罪罪犯在内外倾、同众性、攻击性、报复性、信任感、同情心 、聪慧性、犯罪思维模式等人格维度上出现异常的比例高于首次入狱罪犯,在情绪稳定 性、冲动性、自信心、焦虑感、心理变态倾向等维度上出现异常的比例低于首次入狱罪 犯。重复犯罪罪犯的异常人格(标准分高于60分)突出表现在聪慧性(31.5%)、报复性(27 %)、犯罪思维模式(22.5%)、冲动性(20.7%)、攻击性(18.0%);标准分低于40分的有同 众性(26.1%)、内外倾(21.6%)和信任感(14.4%)。卡方检验表明,13个人格维度中,重 复犯罪罪犯的攻击性和犯罪思维模式出现异常的频率显著高于首次入狱罪犯(x[2]分别 为13.63和4.68,P值分别小于0.01和0.05)。在其他维度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 >0.05)。表明重复犯罪罪犯攻击性更强,更倾向于使用犯罪思维模式。

讨论

3.1 重复犯罪罪犯和首次犯罪罪犯的一般情况

重复犯罪罪犯的年龄大于首次犯罪罪犯,在犯罪性质和原判刑期上,两类罪犯并没有 显著差异。在犯罪的种类上,重复犯罪种类主要集中在抢劫犯罪、毒品犯罪和盗窃犯罪 上。由于犯罪条件和后果所限,贪污、受贿和杀人等几种罪名上极少出现重复犯罪的罪 犯。

3.2 重复犯罪罪犯攻击性强

在攻击性维度上,重复犯罪罪犯攻击性明显高于第一次入狱的罪犯,而且入狱次数越 多的罪犯其攻击性越强。另外,重复犯罪罪犯在攻击性维度上出现异常的几率显著高于 首次入狱罪犯。还有,所有罪犯在攻击性维度上得分都没有出现低于40分,表明攻击性 过高是所有罪犯的共同特征,而重复犯罪罪犯表现更为突出。因此,攻击性可以成为预 测罪犯重新入狱可能性的一个指标。如果对重复犯罪罪犯的教育改造没能有效地降低其 攻击性,则出狱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将难以降低。

3.3 重复犯罪罪犯报复性强

重复犯罪罪犯报复性分数相对较高,说明其有较强的报复欲。相关分析表明入狱次数 越多的罪犯,其报复心理越强。

3.4 重复犯罪罪犯同情心更为缺乏

重复犯罪罪犯的同情心得分高于首次入狱罪犯,表明其更缺乏同情心。相关分析表明 入狱次数越多的罪犯,其同情心越缺乏。另外,所有罪犯在同情心维度上得分都没有出 现低于40分,而重复犯罪罪犯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对重复犯罪罪犯的教育改造,应着 力增强其同情心,提升其正义感和责任感,加强良心和道德教育。

3.5 重复犯罪罪犯犯罪思维模式明显

重复犯罪罪犯这方面得分显著高于第一次入狱罪犯,表明重复犯罪罪犯的犯罪思想在 前一次服刑中未被改造过来,反而更为强烈,其主观恶性更深,更难以改造。此外,重 复犯罪罪犯在犯罪思维模式上出现异常的几率显著高于首次入狱罪犯。犯罪思维维度得 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罪犯的犯罪思想,并可以预测罪犯出狱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及 其在狱内的被改造的程度。

3.6 不同类型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差异不明显

从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看,虽然重复犯罪罪犯的年龄、犯罪类型和原判刑期不同,但 其人格特征并没有明显的不同,大多数两次入狱的罪犯具有相类似的人格特征。多 项研究表明,不同犯罪类型的罪犯的人格有一致性的趋势[3,9]。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 近似。

3.7 重复犯罪罪犯人格异常的发生率高于首次入狱罪犯

在内外倾、同众性、攻击性、报复性、信任感、同情心、聪慧性、犯罪思维模式等人 格维度上,重复犯罪罪犯发生人格异常的人数比例较高。结合测试量表的分数解析,可 以证实重复犯罪罪犯中表现内倾、随大流、攻击性和报复性强,对社会和他人持怀疑态 度,智商低,习惯于犯罪思维模式者更为多见。在情绪稳定性、冲动性、自信心、焦虑 感、心理变态倾向等维度上,重复犯罪罪犯出现人格异常的人数比例也高于首次入狱罪 犯。说明有更多的重复犯罪罪犯由于入狱次数多,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自卑感,情绪状 态比较低沉。

3.8 重复犯罪罪犯聪慧性差

重复犯罪罪犯在13个人格维度上出现异常的人数比例最高的是聪慧性维度,占31.5%。 李世棣等认为,重型犯的智力分布比一般常模低一个档次[10]。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的贫 乏可能是导致重复犯罪罪犯不能有效地接受教育改造,不能适应生活,从而导致再次犯 罪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重复犯罪罪犯的知识教育也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一个必要 措施。

重刑犯与普通犯罪,在监狱里有什么不同? (四)

贡献者回答重刑犯与普通犯罪在监狱里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待遇、隔离程度和生活自由度上:

待遇差异:

重刑犯:因其犯下的严重罪行,通常会受到更为严格的管控。他们的双手和双脚可能会被戴上镣铐,以确保监狱内的安全。普通犯罪者:可能不会受到如此严格的管控,镣铐的使用相对较少,且可能与其他囚犯共享牢房。

隔离程度:

重刑犯:通常被隔离在单人间,以防止潜在的冲突或逃脱。这种隔离措施旨在减少他们与其他囚犯的交流,降低安全风险。普通犯罪者:虽然也必须遵守监狱规则,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更为宽松的环境,能够与其他囚犯进行一定的社交互动。

生活自由度:

重刑犯:可能享受不到普通犯人享有的某些权利,如更频繁的户外活动或社交时间。他们的日常生活可能更为严格和限制重重。普通犯罪者:尽管必须遵守监狱规则,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更为宽松的规定,包括更多的户外活动和社交时间。

综上所述,重刑犯与普通犯罪者在监狱中的待遇、隔离程度和生活自由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法律对不同严重犯罪的不同处理方式。

通过上文关于中国重刑犯出狱后重新犯罪概率的相关信息,奥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奥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