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目前我国为7.8%左右。这个数据看起来

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目前我国为7.8%左右。这个数据看起来

### 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探析及应对策略

一、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现状分析

重新犯罪率数据

据司法部门统计,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目前维持在7.8%左右。这一数据虽然看似不高,但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却不容忽视。在一些重特大刑事案件中,刑满释放人员的占比竟高达70%,这表明重新犯罪问题在某些特定群体中尤为突出。

二、重新犯罪诱因剖析

就业歧视与家庭破裂

刑满释放人员在回归社会后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便是就业歧视。据调查,高达82%的企业拒绝录用有犯罪记录的人员。此外,家庭关系的断裂也是导致重新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5.8%的刑满释放人员在出狱后遭遇离婚,特别是重刑犯,其离婚率几乎达到100%。这种社会排斥和家庭破裂的双重打击,使得他们更容易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

职业技能培训不足

虽然监狱通常会对即将刑满释放的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但培训质量往往难以保证。例如,一些职业技能培训班存在教学资源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员难以真正掌握实用技能。这种培训不足使得刑满释放人员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从而增加了他们重新犯罪的风险。

法律监督与社会治理的缺失

检察机关的监督手段主要局限于司法程序审查,对社会性风险如就业歧视、家庭关系断裂等缺乏有效的干预工具。此外,监狱、司法、公安系统间的数据共享率不足,导致再犯罪风险评估滞后。这些因素都削弱了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为重新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扶持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刑满释放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确保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扶持机制,如提供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推动社会包容与去标签化

应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包容和去标签化宣传,消除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他们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完善法律监督与社会治理体系

加强检察机关对社会性风险的监督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同时,推动监狱、司法、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协同治理,提高再犯罪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这些措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总结

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扶持、推动社会包容与去标签化以及完善法律监督与社会治理体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向阳花电影背景 (一)

优质回答《向阳・花》以现实生活中刑满释放女性群体的生存困境为背景。

在中国,每年约有 5.6 万名女性刑满释放,司法部 2023 年的数据显示其再犯罪率高达 23%,这一严峻的现实反映出刑满释放女性在回归社会时面临着诸多挑战。电影中的主角高月香为给聋哑女儿筹集人工耳蜗费用,误入擦边直播行业,最终因传播淫秽物品罪入狱,这一情节深刻揭示了 “母性犯罪” 现象,很多女性因无奈选择被迫触犯法律,沦为边缘人,而她们的孩子也往往承受着失去监护人的痛苦。同时,影片也展现了刑满释放人员普遍面临的就业歧视、身份污名等问题,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的缺失。例如高月香出狱后求职屡屡碰壁,黑妹因聋哑和犯罪记录被社会排斥,这些情节都真实地反映了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此外,电影还通过一些情节探讨了司法与人性的关系,如狱警邓虹对高月香等人的信任与帮助,代表了制度内的温情,引发了观众对司法惩戒与社会支持之间平衡的思考。《向阳・花》通过这样的背景设定,旨在引发社会对刑满释放女性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思考,呼吁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司法局有权力吗? (二)

优质回答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机关。受党委与政府的领导。

司法局有法律宣传、提供法律服务、司法调解、司法公证、管理监狱等等职责、权利。

主要职责: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编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组织、指导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三、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订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五、负责管理本市律师、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证机构及公证活动;研究律师、公证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并提出实施办法。

六、负责管理本市法律服务机构和在京设立的国(境)外律师机构;监督、指导本系统的社会团体工作。

七、指导本系统法学教育及业务培训工作。

八、负责指导区、县司法行政部门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员、基层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九、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外事工作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

十、指导和管理本市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十一、负责本市仲裁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十二、负责本市国家司法考试工作。

十三、负责社区矫正工作

十四、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五、管理本市监狱管理局和本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

司法部主要职责:

(一)承担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协调有关方面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中长期规划建议,负责有关重大决策部署督察工作。

(二)承担统筹规划立法工作的责任。负责面向社会征集法律法规制定项目建议。

(三)负责起草或者组织起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草案。负责立法协调。

(四)承办行政法规的解释、立法后评估工作。负责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备案审查工作。组织开展规章清理工作。

(五)承担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承办申请国务院裁决的行政复议案件工作。指导、监督全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负责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办理工作。

(六)承担统筹规划法治社会建设的责任。负责拟订法治宣传教育规划,组织实施普法宣传工作,组织对外法治宣传。推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建设。指导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工作。指导调解工作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工作,推进司法所建设。

(七)负责全国监狱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刑罚执行、罪犯改造的工作。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指导刑满释放人员帮教安置工作。

(八)负责司法行政戒毒场所管理工作。

(九)负责拟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统筹和布局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指导、监督律师、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公证、仲裁和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工作。负责香港、澳门的律师担任委托公证人的委托和管理工作。

(十)负责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

(十一)负责国家法治对外合作工作。履行国际司法协助条约确定的对外联系机关(中央机关)职责,参与有关国际司法协助条约谈判。承担报送国务院审核的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法律审查工作。组织开展法治对外合作交流。承办涉港澳台的法律事务。

(十二)负责本系统枪支、弹药、服装和警车管理工作,指导、监督本系统财务、装备、设施、场所等保障工作。

(十三)规划、协调、指导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工作,指导、监督本系统队伍建设。负责本系统警务管理和警务督察工作。协助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司法厅(局)领导干部。

(十四)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刑满释放人员为何重复犯罪率比较高,该如何预防? (三)

优质回答刑满释放人员是特殊群体,预防犯罪工作尤为重要,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预防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措施不当,可能引起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重新犯罪率一直在增长

有资料显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在1982年到1986年5年间平均为5.3%左右。”到了90年代,我国重新犯罪一直保持在8%左右,而实际上,一些地区重新犯罪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根据对我国1997~2001年监狱释放罪犯重新犯罪调查,1997~2001年监狱释放罪犯的3年内和5年内重新犯罪率分别为8.15%和10.32%,1979年的刑法构成累犯的标准是3年内重新犯罪,1997年刑法改成5年。

与我国1982~1986年监狱刑释罪犯的3年内重新犯罪的5.39%相比,增长了51.2%,绝对值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其中,前后犯罪罪名相同的占总体重新犯罪的53%~59%,也就是说,在超过一半的重新犯罪中,罪犯前后实施了相同罪名的犯罪。

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国目前监狱在押犯约156.29万人,每年释放约60万人,5年释放300万人,大约有30万刑满释放的犯人重新犯罪;监狱每年新收犯人约30多万人,5年收150多万人。

刑满释放后又犯罪怎么处罚

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对应第65条第一款的但书的,也就是说,过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观方面排除过失。这反应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围,重点就是在于惩治那些主观上处于故意而实施犯罪的行为。

2.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的刑罚。“有期徒刑”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逻辑上无期徒刑和死刑不存在执行完毕的情况,但是根据我国减刑和假释的制度,以及宪法中规定的赦免的制度,两个刑种有可能出现累犯的情况。应当指出,前罪刑罚是已经被实际判处并执行完毕的,是种已然刑罚,而后罪刑罚是尚未被实际判处的,只是种估计,如果后罪没有被实际判处有期徒刑的刑罚,犯罪人不能构成累犯。

3.时间条件: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起算的时间点,这里的执行完毕是指主刑执行完毕,对于被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是否执行完毕不影响累犯的构成;刑罚执行完毕,既包括有期徒刑实际执行完毕,也包括假释考验期满;被判处缓刑的犯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不能构成累犯,因为缓刑考验期满意味著刑罚不再执行而不是执行完毕。

如何防止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

第一,监狱做好管理教育工作,经过长期服刑劳动改造,让刑满释放人员吸取教训,痛改前非,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二,监狱在做好犯人思想教育的同事,让犯人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学习新的实用技术,为出狱后就业打下基础。

第三,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建立帮教制度,有当地司法行政部门联系释放人员,指导他们度过艰难期,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第四,对于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出狱后暂时封存其犯罪记录,尽可能让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好找工作,或者建立特殊企业,招录刑满释放人员,让他们有工作,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第五,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社会和家庭多给予一些温暖,他们虽然曾经犯过错,但已经劳动改造结束,也是应该普通公民,不要用有色眼镜看他们,必要歧视刑满释放人员,从心理上接纳他们,让这些刑满释放人员回家后有归属感,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重新做人。

刑满出来为啥要管控5年 (四)

优质回答刑满释放人员通常不需要被管控5年。五年管控主要针对特定人群,例如假释犯、吸毒人员以及特定犯罪的信用惩戒对象,目的是为了降低重新犯罪的风险,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并帮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一、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对假释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机构通过监督考察、教育矫正、社区服务等方式罪犯重新融入社会。

假释并非完全的刑罚解除,而是一种有条件的提前释放。为了确保假释人员不再犯罪,需要在考验期内进行监督和管理,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而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十年。

二、戒毒措施

针对吸毒成瘾人员,主要采取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两种措施。社区戒毒是在社区环境下进行的戒毒治疗和康复训练,而强制隔离戒毒则是在专门的戒毒场所进行的强制性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人员刑满释放后,可能需要接受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等措施,累计时间可能达到五年左右,旨在帮助其戒除毒瘾,预防再次犯罪。

三、信用惩戒

一些特定犯罪,例如帮助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刑满释放后可能面临五年的信用惩戒,相关部门会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和管控,以防止再次犯罪。

信用惩戒措施包括限制担任特定职务、限制参与特定活动、限制获取政府补贴或优惠政策等,旨在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约束力,促使失信主体改过自新。

一、降低再犯罪率

对特定人群进行管控,可以有效降低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二、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社会。

三、保障公众安全

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行为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目前我国为7.8%左右。这个数据看起来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奥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