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逃税罪和偷税两者有什么区别
- 2、逃税和偷税的区别
- 3、偷税和逃税的区别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逃税罪和偷税两者有什么区别 (一)

贡献者回答性质不同。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偷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性质不同。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偷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逃税和偷税的区别 (二)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逃税和偷税没有区别,早些年我国法律将偷税罪改成逃税罪。偷税罪指的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通过变造、伪造、擅自销毁、隐匿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或者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的行为。在刑法修正案(七)中,逃税罪已被逃税罪取代。之所以修改,是因为逃税罪的说法更加符合犯罪行为的本质和一般法理常识。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偷税和逃税的区别 (三)
贡献者回答偷税和逃税的区别:
1、犯罪构成不同;
2、犯罪的形式不同;
3、处罚的标准不同。
行为人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通过此举以图减少应税数额,达到偷税目的。主要方法有:
1、明销暗记;
2、将产品直接作价抵债款后不记销售;
3、已经销售而不开发票或以白条抵库不记销售;
4、用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赔偿金冲减销售收入;
5、将展品或样品作价处理后不按销售记账,等等。
综上所述,偷税是少缴税,逃税是采取欺骗隐瞒的手段拒绝缴纳税款,逃税是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的行为。纳税人必须有欠缴税款的事实,即在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内没有按时缴纳税款。同时,纳税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并且这一行为产生了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缴所欠税款的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明白了逃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奥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