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领域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表述,常常成为界定职务侵占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关键。职务侵占罪,指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自身职务的便利性,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这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要表现为对单位财物的直接侵占行为。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则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交换,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更多地体现在为他人提供某种利益或方便上。两者虽行为主体相似,但在行为对象及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不同内容区分职务侵占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一)

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不同内容区分职务侵占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贡献者回答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不同内容来区分,职务侵占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要区别如下:

利用职务便利的内涵:

职务侵占罪:行为人基于工作职责能够占有、处分本单位财物。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更侧重于对单位财物的直接管理、控制或处置权。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负责、主管或参与某项工作的职权范围内的条件,为他人谋取利益。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更多体现在利用职权为他人提供方便或帮助。

犯罪对象的不同:

职务侵占罪:犯罪对象既包括本单位所有的财物,也包括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契约约定临时管理、使用或运输的他人财物。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犯罪对象是他人给付的财物、回扣以及手续费,这些财物通常与行为人的职权行为相关联,是作为对行为人职务行为的回报或酬谢。

结合案例分析:

在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案例中,欧阳某征利用职务便利为刘某在承揽高压电力工程等方面提供帮助,并收受刘某的转账,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体现在为刘某提供业务上的帮助。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的案例中,陈某利用其作为分部经理的职权,建议公司租赁赵某宁的铺位,并从中获取好处费,同样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体现在利用职权为公司选择租赁场所的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单位财物的管理、处置权与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不同,以及犯罪对象的不同。

业委会主任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侵占全体业主财产被判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 (二)

贡献者回答业委会主任江月胜因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侵占业主财产,被判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职务侵占罪。以下是具体分析: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江月胜在担任业委会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了他人财物共计190万余元,构成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损害了业主的利益和业委会的公信力。

职务侵占罪: 江月胜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了业委会管理的28万余元业主财产,构成了职务侵占罪。这一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其对业主利益的侵害,也体现了其滥用职权、违法乱纪的严重性。

法律后果: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对江月胜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审理,并依法作出了有期徒刑八年的判决。同时,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也维持了原判,没收了其违法所得,并要求其退赔业主损失。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也警示了其他业委会成员要恪尽职守、遵纪守法。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量刑法律规定 (三)

贡献者回答1、行为人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依法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非法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是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是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其中收受他人财物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为个人所用的。索取他人财物是指公开或者暗示的形式。

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行为人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依法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非法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第二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现行最新司法解释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为六万元(数额较大),一百万元为数额巨大。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属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度提高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法定最高刑,即由原来最高十五年有期徒刑提高至无期徒刑。提高法定最高刑,将有效降低犯罪率。此次量刑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民营企业治理,促使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的遵守职业道德,尽量避免发生损害民营企业利益情况的发生。

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侵占罪和受贿罪的区别 (四)

贡献者回答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侵占罪与受贿罪的区别:

1、在主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2、侵犯的对象不同;

3、客体不同等。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职务侵占罪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奥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