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合同诈骗罪量刑的基本规定
- 二、量刑情节的考量因素
- 三、司法实践中的量刑案例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合同诈骗一般判刑几年

一、合同诈骗罪量刑的基本规定
法律依据
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合同诈骗罪作出了明确规定,依据该法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规定为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提供了基本框架。
量刑标准
具体来说,合同诈骗罪的刑期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来确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量刑情节的考量因素
数额标准
在量刑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诈骗数额。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2万元、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0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20万元、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0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00万元、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万元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其他情节
除了数额标准外,法院还会综合考虑其他量刑情节。例如,诈骗手段特别恶劣、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或者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都会被视为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从而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同时,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退赃情况等也是量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司法实践中的量刑案例
具体案例
- 1、涉案3亿,受害人达3000!重庆开州区李子清仅被判刑18年
- 2、托算不算违法
- 3、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合同诈骗一般判刑几年的相关问答
涉案3亿,受害人达3000!重庆开州区李子清仅被判刑18年 (一)
最佳答案震惊三亿巨案,三千受害人痛斥18年刑期! 重庆开州区李子清、李丹娜、朱显玉三人,涉嫌的罪行触目惊心,挑战法律底线:
虚报注册资本罪,触犯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三人分别面临三年有期徒刑及高额罚金,公司及其责任人面临加重惩处。
虚假出资罪,第一百五十九条被触犯,刑期五年,同样对美尔康公司及其责任人施加重罚。
欺诈发行股票罪,第一百六十条,五年徒刑与罚金,公司与责任人无一幸免。
隐匿会计凭证罪,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五年有期徒刑的可能等待他们。
虚构债务罪,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公司及责任人难逃法律制裁。
骗取贷款罪,欺骗金融机构,李子清、朱显玉可能面临七年徒刑和罚金,罪行加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涉及金额高达2.42亿,可能判处十年徒刑和罚金,公司和个人责任加重。
擅自发行股票罪,未经批准的违规行为,五年徒刑与罚金相加。
集资诈骗罪,总额高达3.5亿,涉嫌非法占有,可能面临极其严厉的法律后果。 他们的罪行让公司及相关人员承担着沉重的刑事责任。然而,李子清的判决仅18年,包括无期徒刑和50万罚金,罪名涵盖贷款诈骗、隐瞒犯罪所得和非法处置查封财产。诈骗银行8500万,美尔康资金流失,国家补助被骗1700万,这令受害者深感不公。检察院指控从最初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到集资诈骗,引发强烈质疑。李子清和朱显玉的刑期分别为13年和3年半,公司需退还1.3亿,受害人不满判决的轻罚,认为还有很多犯罪细节未被揭露。
美尔康公司的大股东李丹娜和总经理姜圣卷入诈骗漩涡,李丹娜的签字担保成了犯罪工具,诈骗资金用于个人挥霍。姜圣策划虚假原始股,转移资金,涉嫌洗钱。受害者如退休教师李秀生和学校副校长李桂平等,生活陷入困境,甚至有人因此丧命。尽管2019年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未抗诉,但受害人的苦难仍在继续。 刘珍,作为公司会计,因贷款诈骗获刑11年并罚金20万,涉案金额高达80亿,与刘克胜共犯。刘克胜还涉及多项罪行,如贷款诈骗、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和行贿,其判决同样令人心寒。
烟台市张某的9000万集资诈骗,无期徒刑彰显法律的铁腕。吴姓男子以高额利息诈骗4700万,同样被判处无期。诺昌公司非法集资案中,主犯被判无期,从犯各异,实际骗取7787万。 陈小平等人因传销和集资诈骗,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陈小平无期徒刑,其他被告人分别获刑1年至15年不等,显示出对这类犯罪的严惩态度。
在这个犯罪网络中,每一个判决都牵动着受害者的心,他们期待正义的天平得到公正的平衡,严惩犯罪,为受害者挽回损失。
托算不算违法 (二)
最佳答案“托”,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医托、婚托、酒托、房托,各行各业都有,而且托的方式还千变万化,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下面为你整理了托算不算违法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一、托算不算违法
1、一般来说,大部分的“托儿”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但是,并不意味着都是违法和涉嫌犯罪。
2、一般情况下,只有涉及严重后果才会涉及违法犯罪。
而严重后果主要包括,财产上较大损失、人身受到伤害等。
3、较轻的可能处以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拘留。
4、严重后果的、较重的则涉及刑事犯罪。但是涉及的罪名有多种。
最常见的是诈骗类。其他的还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串通投标罪等等。具体则要根据具体案件事实来判断了。
一旦涉及刑事犯罪,则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的处罚。
二、诈骗罪具有的特征
1、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值得注意的是,刑法或者其他法律对某些特定的诈骗犯罪专门作了具体规定,如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等,对这些诈骗犯罪应当适用专门的规定。
情节较轻的,按治安处罚,情节较重的会转为形式的诈骗罪。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三、网络诈骗多少钱能判
(一)能够查到数额的。 诈骗数额只是电信网络诈骗定罪量刑的一个方面,并且这个数额是开庭过后法院认定的数额,不是公安机关查证的数额。 2016年12月,全国统一量刑数额标准 ,电信网络诈骗3000元可判刑,具体标准如下:
1、电信网络诈骗数额3000元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2000元,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两个月刑期;
2、电信网络诈骗数额达到3万元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10000元,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3、电信网络诈骗数额达到50万,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50000元,可以增加一年至一年六个月刑期。
(二)查不到数额的。 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1、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的,或者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的;
2、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五千次的。 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故意隐匿、毁灭证据等原因,致拨打电话次数、发送信息条数的证据难以收集的,可以根据经查证属实的日拨打人次数、日发送信息条数,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等相关证据,综合予以认定。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部分的“托”行为,是不道德的,但是并不意味着都是违法和涉嫌犯罪,只有涉及严重后果才会涉及违法犯罪。就是整理的有关托算不算违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三)
最佳答案合同诈骗罪,是要按照诈骗数额和犯罪情节来量刑的。大体分为三个档:(1)数额较大的(是指1-5万元),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是指5-50万)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是指50万)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犯合同诈骗罪与单位犯罪在量刑标准上有所不同,单位犯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为10万元不满50万元,数额巨大为50万元不满200万元,而数额特别巨大为200万元。至于情节往往会考虑的是动机和手段,以及给被害人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因此,本罪的量刑也是较为复杂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合同诈骗一般判刑几年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