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罪与受贿罪哪个判得重

### 贪污罪与受贿罪:哪个判得更重?深入解析与案例分析
在法律领域中,贪污罪与受贿罪作为两种常见的职务犯罪,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那么,这两种罪名在判决时究竟哪个判得更重呢?本文将从法律定义、判决标准、案例分析等角度进行深入解析。贪污罪的定义与判决标准
贪污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其严重性主要取决于贪污的数额和情节。具体而言:* 贪污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此外,若情节特别严重被判死缓的,还可决定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受贿罪的定义与判决标准
受贿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受贿罪的刑罚层次如贪污罪那般详细,但受贿罪的刑罚也会根据受贿金额的大小、受贿行为的恶劣程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具体来说:* 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的,处10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不满10万元的,处5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不满5万元的,处1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数额较小但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于刑事处罚。此外,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受贿数额处罚。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判决比较与案例分析
从基础刑期来看,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判决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都取决于犯罪数额和情节。然而,在实际案例中,由于具体犯罪行为的差异,两者在判决结果上往往有所不同。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为例,齐某刚受贿、行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案中,齐某刚利用职务便利,在公租房申请、房源调整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取财物共计157万元。最终,以受贿罪判处齐某刚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而在另一案例中,李某利用担任某镇政府医保所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27万余元。由于李某具有自首、全额退赃等情节,最终以贪污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这两个案例充分说明,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判决结果不仅取决于犯罪数额,还受到犯罪情节、被告人悔罪表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无法简单地判断哪个罪名判得更重。综上所述,贪污罪与受贿罪在判决时无法一概而论哪个判得更重。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两种罪名,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廉政意识,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贪污罪与受贿罪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奥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