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诈骗案受害者的损失由谁承担
- 2、被诈骗钱财可以要求赔偿吗
- 3、诈骗案已立案能追回钱吗
- 4、诈骗案中间人需要赔钱吗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诈骗案受害者的损失由谁承担 (一)

答诈骗财产损失由诈骗行为人来进行赔偿,对于诈骗构成犯罪的,被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赔偿。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诈骗罪是根据数额大小来定罪量刑的:1、个人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就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2、诈骗数额达到三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3、诈骗数额二十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量刑是十年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诈骗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被诈骗钱财可以要求赔偿吗 (二)
答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财产一旦遭受诈骗,受害者有权请求赔偿。公安机关则负有责任对诈骗案中的违法所得进行追缴并退赔给受害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对于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责令其退赔。同时,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尽快返还。此外,对于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需要上缴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挪用或自行处理。这一规定确保了法律执行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益。
诈骗案已立案能追回钱吗 (三)
答诈骗案立案后,理论上能够追回损失,但实际成功率较低。以下是具体分析:
1. 法律依据: 依据《刑法》第三十六条,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带来经济损失的,除了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处罚外,还需赔偿经济损失。这意味着,一旦诈骗案立案并确认犯罪行为,法律上支持被害人追回经济损失。
2. 赔偿顺序: 在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被判处罚金时,如果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法律要求应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这进一步保障了被害人在法律上的追偿权利。
3. 实际难度: 尽管法律上支持追回损失,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例如,犯罪分子的财产可能已被转移或隐匿,导致难以追缴;或者犯罪分子可能没有足够的财产来支付赔偿。
4. 警方与法院的努力: 一旦诈骗案立案,警方和法院会尽力调查、追缴犯罪所得,并依据法律判决犯罪分子进行赔偿。然而,由于诈骗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网络和资金链,追缴工作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综上所述,虽然诈骗案立案后理论上能够追回损失,但被害人应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警方和法院的调查工作,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提高追回损失的成功率。
诈骗案中间人需要赔钱吗 (四)
答诈骗案件当中的中间人需要承担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中间人知情,中间人就属于共犯,对诈骗案件中的从犯也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过量型会比主犯轻一些,即便中间人不知情,不知情的中间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依然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一、诈骗案中间人需要赔钱吗
诈骗案的中间人需要赔偿受害人。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明知是诈骗而参与的,属于诈骗案件中的共犯,按照共犯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该中间人确实不知道这是诈骗,该中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赔偿方面,一般来说主犯比从犯赔得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诈骗罪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诈骗案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由此可见,无论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是否知情都肯定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对中间人是否知情的这个问题,公安机关到时也会调查清楚的,中间人如果真的不知情,也有义务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奥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诈骗案怎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