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协议管辖无效情形的全面解析
- 在法律实践中,协议管辖作为当事人自主选择争议解决法院的一种方式,其有效性往往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制。本文将深入探讨协议管辖无效的情形,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法律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协议管辖无效的情形

### 协议管辖无效情形的全面解析
在法律实践中,协议管辖作为当事人自主选择争议解决法院的一种方式,其有效性往往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制。本文将深入探讨协议管辖无效的情形,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法律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首先,协议管辖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级别管辖是指不同级别的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若当事人直接在协议中约定由初级、中级或高级法院管辖,可能因违反级别管辖的规定而导致协议无效。例如,原本应由基层法院管辖的案件,如果协议约定由中级法院管辖,则该协议将因违反级别管辖的规定而无效。另一方面,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如建设工程施工等不动产权益纠纷以及码头装卸等港口作业纠纷,这些案件依法应由不动产所在地或港口作业地法院专属管辖。若当事人协议约定由其他法院管辖,则该协议将因违反专属管辖的规定而无效。二、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确
协议管辖的有效性还要求管辖法院的约定必须明确。如果协议中的管辖条款表述模糊,导致无法确定具体的管辖法院,则该协议将被视为无效。例如,协议中仅约定“发生纠纷由供方所在地处理”,但未明确是向供方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还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这种模糊的约定将引发争议,导致协议无效。因此,当事人在签订协议时,应确保管辖条款的表述清晰、具体,以避免因约定不明确而导致的无效情形。三、未采取书面形式
《民事诉讼法》规定,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诉前达成的选择管辖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口头约定无效。这是因为书面形式能够确保协议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便于当事人和法院在争议发生时核查和确认管辖条款的内容。因此,当事人在签订协议时,应确保管辖条款以书面形式存在,避免因未采取书面形式而导致的无效情形。四、约定多个管辖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合同的双方只能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五个法院中选择某一个法院管辖。若协议约定两个法院管辖,则该协议将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管辖法院的确定性和唯一性,便于争议的高效解决。五、违背真实意思达成的管辖协议
如果一方当事人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达成管辖协议,则该协议无效。无效的民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这种违背真实意思达成的管辖协议也无法产生法律效力。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保护和对弱势方的倾斜性照顾。综上所述,协议管辖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当事人在签订协议时,应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管辖条款的合法性、明确性和有效性。同时,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也应严格审查管辖协议的有效性,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协议管辖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奥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