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承包经营合同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概述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作为企业完善承包经济责任制的法律形式,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就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平等协商,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这一合同模式旨在通过赋予企业经营自主权,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特点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合法性:合同的订立必须遵守法律,合同一经成立即受法律保护。发包方和承包方按照合同约定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任何一方不履行义务,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 平等性:虽然发包方和承包方在行政上存在隶属关系,但在签订合同时,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3. 主体特定性:合同主体是企业的主管部门(如人民政府指定的有关部门或开办企业的部门)和企业,这使得企业承包合同在主体方面区别于其他合同。

4. 客体特殊性:合同客体是企业财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如企业信誉、产品商标、专利等。发包方让与的是企业财产的经营权,而非所有权。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主要内容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承包形式与期限: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承包形式(如上缴利润包干、盈利包干、减亏包干等)和承包期限,一般不少于三年。

2. 上交利润与减亏数额:明确承包方应上交的利润或减亏的具体数额。

3. 生产计划与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国家指令性供应计划和产品生产计划,以及产品质量、技术改造任务、国有资产维护和增值等要求。

4. 双方权利与义务:详细规定发包方和承包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

5. 违约责任:约定当合同一方违反合同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等。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签订程序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签订通常经过以下程序:

1. 招标与投标:企业一般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通过竞争确定企业经营者。招标过程包括组织考评委员会、拟定招标方案、发布招标书、投标、公开答辩、民主评议与组织考评、择优选定中标人、上级确认等步骤。

2. 签订承包合同:在确定企业经营者后,由企业经营者代表承包方与发包方订立具体的承包经营合同,明确承包形式、承包期限、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

3. 合同公证:虽然法律对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是否必须公证没有统一规定,但为增强双方的法律观念,防止“一面倒”合同的出现,最好对合同进行公证。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企业承包经营过程中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如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签订程序违法等,这些风险可能给企业或承包人带来严重损失。为防范这些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

1. 规范合同签订: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条款表述明确,避免产生争议。

2. 加强经营决策管理:建立健全经营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3. 关注市场动态与政策调整: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合理规避政策风险。

4. 加强财务与税务监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纳税,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5. 完善劳动合同与知识产权保护: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全文总结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作为企业与发包方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具有合法性、平等性、主体特定性和客体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承包经营合同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