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动法新规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拂过职场大地,为劳动者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与保障。这一年,劳动法经历了重要的修订,旨在更好地适应现代劳动关系的新特点与新挑战。新规中,不仅原有的法规框架得到了系统的梳理与优化,更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创新与突破,如劳动仲裁机制的升级、辞退赔偿标准的明晰、灵活就业权益的加码等。这一系列变革,无疑为构建更加公正、和谐的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24劳动法新规(最新版) (一)

2024劳动法新规(最新版)

1. 2024年劳动法的新规定主要集中在带薪年假方面。

2. 根据新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年限不同,带薪年假天数有所不同:

- 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享有5天带薪年假;

- 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享有10天带薪年假;

- 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职工享有15天带薪年假。

3. 国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假的假期。

4. 职工在享受带薪年假方面存在一些限制条件:

- 如果职工依法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多于平日的带薪年假天数,则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带薪年假;

- 如果职工请事假或病假超过一定天数,也将不能享受带薪年假。具体天数限制为:

- 请事假累计20天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的;

-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的;

- 累计工作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的。

5. 劳动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法律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的规定和解释可能会不断出台。因此,建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保持对劳动法新规的关注和了解,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履行相应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24新版劳动法有什么变化? (二)

新版劳动法在年假方面的规定做出了改变,若员工工作累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年假休息时间一般是五天,若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一般年假休息时间为十天,二十年工龄的,年假为十五天。 一、新版劳动法有什么变化

最新《劳动法》年假规定

1、新《劳动法》年假规定之年假计算方法: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2、最新《劳动法》年假规定之工资计算

(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二、《劳动法》工作时间相关规定

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超过8小时的,应当支付劳动者150%的平时工资作为加班报酬,且每天最多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综上所述,上文已经详尽的说明了劳动法的各项细则,新版劳动法与旧版劳动法相比没有做出很多的改动,但突出改动的年假和薪资部分能够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24新版:婚假产假年休假病假事假哺乳假探亲假等24类规定和待遇 (三)

本文汇总了25类假期如下:

1. 休息日

2. 法定节假日

3. 部分节假日

4. 事假

5. 病假

6. 婚假

7. 产假

8. 产前假

9. 护理假

10. 育儿假

11. 孕期产前检查假

12. 哺乳假

13. 痛经假

14. 保胎假

15. 节育假

16. 丧假

17. 年休假

18. 工伤假

19. 探亲假

20. 路程假

21. 社会活动假

22. 丰收节

23. 经营性放假

24. 独生子女护理假

01. 休息日

正常情况下,星期六和星期日为每周休息日,双休日不计薪,全年104天。

02. 法定节假日

国家法定休假日,共计11天。

03. 部分节假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主要有:

04. 事假

事假的天数由用人单位通过制订规章制度的方式确定。事假是无薪的,但如果用人单位有规定可发薪水的则从其规定。

05. 病假(疾病或非工受伤医疗期)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九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06. 婚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带局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07. 产假

产假的天数是:98天+各地奖励天数。

08. 护理假(男方)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在本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了男方的护理假或者陪产假(福建称照顾假、青海称看护假)。

09. 育儿假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父母育儿假。遗憾的是只是鼓励性条款,并且没有规定天数。

10. 孕期产前检查假

国家并没有统一规定产检假的次数和天数,但根据这条实践中认为只要是正常必要的产检,都应该计入劳动时间。

11. 产前假

《江苏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孕期女职工下列保护:(三)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五)怀孕7个月且上班确有困难的,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安排其休息。第五项情形下休息期间的工资按照劳动合同或者集体合同约定计发,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女职工怀孕后,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安排其在孕期休息的,休息期间的工资由双方协商确定,劳动合同或者集体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12. 哺乳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蠢衫让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13. 痛经假

1993年由原卫生部、全国总工会等5部门联合颁布的《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就已指出,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经医疗或妇幼保健机构确诊后,月经期间可适当给予1至2天的休假。目前,包括北京、河南、陕西、浙江、江苏、辽宁等在内的10多个省份,均在地方性规定中明确了女性劳动者的这一权益。

14. 保胎假

原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劳险字〔1982〕2号)中指出“女职工按计划生育怀孕,经过医师开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保胎休息的时间,按照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的规定办理”,即怀孕女职工在休保胎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病假工资标准发放工资。

15. 节育假

节育假是指:凡是自愿落实节育措施的人享受的假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塌禅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

16. 丧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二、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17. 带薪年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18. 工伤假(停工留薪期)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19. 探亲假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20. 路程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21. 社会活动假

《工会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基层工会的非专职委员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参加会议或者从事工会工,每月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其工资照发,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22. 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8年6月21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23. 公司经营性放假

《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歇业,在劳动者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

24. 独生子女护理假

在地方性政策中,一些省、市、区作出类似的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的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进行护理照料,并给予每年累计5-20天的护理时间。

最新版劳动法全文公布,劳工权益得到强有力保障! (四)

最新版的劳动法全文已经公布,为劳工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份法律文件在多个方面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了明确和加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工伤保险的强制购买:

最新劳动法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工人在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2. 拖欠工资处罚力度的强化:

针对企业拖欠工资的行为,新版劳动法加大了处罚力度。这有助于遏制企业恶意拖欠工资的现象,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

3. 加班工资的计算和支付方式明确化:

新版劳动法对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劳动者在加班时能够得到合理的报酬。

4. 严格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规定:

法律明确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以防止企业过度剥削员工的劳动力,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5. 女性劳动者的保护措施:

针对女性劳动者,新版劳动法还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禁止性别歧视、提供特殊劳动保护等,以维护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这些新规定的实施,将显著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同时也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促进企业和社会的经济稳定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遵守这些法律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环境。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2024劳动法新规(最新版),奥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