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定途径。其流程通常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当事人申请、审查受理、仲裁准备和仲裁审理。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包括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材料、支持仲裁请求的证据材料,以及被申请人的工商登记信息等。这些材料需真实、合法,并与案件直接相关。准备完毕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申请,进入仲裁程序。
- 1、劳动仲裁的流程及所需材料
- 2、申请劳动仲裁有哪些程序
- 3、劳动仲裁流程怎么走
- 4、劳动仲裁程序怎么走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劳动仲裁的流程及所需材料 (一)

最佳答案劳动仲裁的流程及所需材料如下:
流程:1. 提出仲裁申请: 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委托代理文件、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证据清单等。 若争议涉及10人,需推举代表并提交《授权书》。
立案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若未受理或逾期未决定,申请人可向法院起诉。
庭前调解:
仲裁庭先行调解,若达成协议,则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调解不成,仲裁庭将及时作出裁决。
开庭审理: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必要时可独任审理。开庭前五日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避免仲裁员回避情况。鉴定程序适用于专门性问题,需双方同意或由仲裁庭指定。
裁决:
审理期限通常为45天,特殊情况可延长至60天。若超过期限未作出裁决,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裁决可针对争议部分先行执行。
执行:
申请执行生效裁决,不需预交费用。期限为公民一年、法人六个月。执行机关为被执行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对裁决的异议:
用人单位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撤销裁决需满足特定情形,如法律适用错误、无管辖权、违反程序等。若裁决被撤销,当事人可在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所需材料: 《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阐述争议事实、请求事项及理由。 身份证明:申请人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委托代理文件:若委托他人代理,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 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用于确认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 证据清单:包括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争议事实相关证据等。
申请劳动仲裁有哪些程序 (二)
最佳答案劳动仲裁的一般程序如下:
申请:
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
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开庭: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将依次进行申请人明确请求、被申请人答辩、仲裁庭调查事实、当事人双方举证质证、辩论、陈述最后意见等环节。
调解: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
裁决: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会及时作出裁决。
劳动仲裁流程怎么走 (三)
最佳答案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 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这是启动劳动仲裁程序的第一步。
2. 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会在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若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会在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说明受理理由;若决定不予受理,也会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3. 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在开庭的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日期和地点。 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申请人会按撤诉处理,而被申请人则可能面临缺席裁决。
4. 仲裁调解: 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会先行调解,基于查明的事实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若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会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若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会及时裁决。
5. 仲裁裁决: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通常会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若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 仲裁庭裁决后会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若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法律程序,遵循上述流程可以确保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公正处理。
劳动仲裁程序怎么走 (四)
最佳答案申请劳动仲裁的基本程序如下:
填写并提交仲裁申请书:
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及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逾期提交可能导致仲裁委员会不支持你的请求。
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仲裁委员会将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接收受理通知:
无论仲裁委员会是否同意受理,都会通知当事人。如果同意受理,仲裁庭将在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当事人。
开庭审理:
申请人需明确请求,被申请人进行答辩。仲裁员会进行事实调查,双方都有机会举证质证、辩论和陈述。
调解:
如果双方同意调解,仲裁庭人员将进行调解。
裁决:
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委将根据相关证据,就申请人的请求进行裁决。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或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信关于劳动仲裁程序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奥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