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投毒案判决结果

湘潭大学投毒案判决结果及其深远影响
案件回顾与一审判决
2024年4月7日,湘潭大学内发生了一起震惊全校的投毒案件。研究生张某某在食用室友的麦片后,因麦片味道发苦,随即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经过六天的紧急救治,张某某最终还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离世。经公安机关鉴定,张某某的死因为急性秋水仙碱中毒。这一悲剧迅速在校园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随着调查的深入,同寝室的周某某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本案的重大作案嫌疑人。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周某某不仅下载了多篇关于秋水仙碱的论文,还从网上购买了秋水仙碱粉末,并藏匿于寝室衣柜内。证据显示,周某某因日常琐事与张某某等室友产生积怨,于是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将秋水仙碱粉末投放到了张某某和周某某共同食用的麦片罐中。2025年4月7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一审宣判。法院认为,周某某为泄私愤,故意向麦片内投放剧毒物质,导致张某某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其犯罪动机卑劣,主观恶性极深,社会影响恶劣,罪行极其严重,法院依法判处周某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开庭与争议焦点
一审判决后,周某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2025年7月11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本案再次吸引了众多关注。二审中,双方争议焦点主要围绕是否为预谋犯罪、杀人动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被告人是否存在坦白情节以及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等方面展开。周某某在庭审上多次表示,他购买秋水仙碱是为了制作预防痛风的药物,并非为了投毒。他承认向麦片内投放了秋水仙碱,但坚称自己只是想做人体实验,观察食用秋水仙碱后人体的反应,并没有故意杀害张某某的意图。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了公诉方的强烈质疑。公诉方指出,周某某在作案前有明确的预谋行为,包括在宿舍里磨刀、在本子上写下“某某行动,低劣基因必须清除”等字样。此外,周某某的辩护律师还提出,周某某被张某某等寝室三人孤立、排挤,无法融入寝室小团体,是其发生犯罪行为的动因之一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湘潭大学投毒案判决结果。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