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具备的要件是什么 (一)

犯罪未遂具备的要件是什么

最佳答案1、犯罪分子实际已经着手开始实施了犯罪。也就是说犯罪未遂不能发生在着手之前的阶段。2、犯罪最终并没有得逞,也就是没有完成犯罪。3、出现犯罪未得逞的原因,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之外的因素导致的。若是因为犯罪分子自身意志导致犯罪未得逞的话,则一般成立的是犯罪中止。

一、犯罪未遂具备的要件是什么

成立犯罪未遂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所谓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开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故意杀人的开始举刀、掏枪,投毒的开始放置毒物,盗窃的开始伸手窃取等,这些行为开始的一瞬间就是着手。

(2)犯罪没有得逞。

所谓犯罪未得逞,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即没有完成犯罪。如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是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如果没有把人杀死,他就没有完成这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构成故意杀人的未遂。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即犯罪未得逞并不是犯罪分子自愿的,而是由于不可克服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一是客观原因,如遭到被害人强有力的反抗,遭到其他人的制止或自然力的阻碍,如纵火犯点燃房屋刚离去,恰逢天降大雨将火浇灭;二是犯罪人自身的原因,如能力不济,或作案时突然发病的;三是犯罪人主观上认识错误,如误把牛马当人杀,或投毒时误把白糖当砒霜。

第二款是关于未遂犯刑事责任的规定。犯罪未遂所造成的实际危害一般较之犯罪既遂要轻,因此,本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犯罪未遂的特征有哪些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没有实现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对于实行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没有完全实现,即行为人欲实施完毕的行为没有实施完毕。不论行为和结果,都是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虽然犯罪未遂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而导致犯罪没有完成,但相比犯罪既遂,这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因此,对犯罪未遂的处罚就会比犯罪既遂的处罚要轻一些。根据刑法的规定,成立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也就是说虽然此时未遂犯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却可以根据实际的犯罪情节,可以对未遂犯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投毒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二)

最佳答案投毒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规定投放危险物质罪,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首先,犯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其次,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投放毒物的行为;再次,行为人在犯罪的时候主观上出于故意;最后,行为人只要求是一般主体。 一、投毒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在我国《刑法》中没有投毒罪,只有投放危险物质罪。

1、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所谓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1059剧毒农药等。鸦片、大麻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投放毒物的场所很多。为了毒害群众,有的在公用的自来水池、水渠、水井、公共食堂的水缸、饭锅以及公共食品中投毒;为了毒害牲畜,有的在牧场的饮水池和牲畜饲料中投毒;为了毒害家禽,有的在饲料中投毒,等等。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成为本罪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二、投毒未遂怎样处理?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犯罪未遂包括两种类型:

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将犯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导致行为人不敢或不能把行为实行终了,以致犯罪没有得逞。

2、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或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只要是行为人实施了投放各种剧毒物质等危险物品的行为,就会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因为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对于社会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利益都造成了极大的危险,由于投放危险物质罪侵害的是公共安全,在量刑的时候,人民法院也会加重处罚。

误以为是有毒而投毒是犯罪未遂吗 (三)

最佳答案误以为是有毒而投毒是 犯罪未遂 。投毒属于犯罪行为,投毒的目的是杀人,涉嫌 故意杀人罪 。误以为有毒而投毒,被投毒的人没有死,投毒人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犯。由于未遂犯的不法与责任一般轻于相应的既遂犯的不法与责任,故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投毒后发现无毒是未遂吗 (四)

最佳答案法律主观:

对未遂犯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实际案件中,犯投毒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犯罪未遂包括有两种类型: 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将犯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导致行为人不敢或不能把行为实行终了,以致犯罪没有得逞。 2、能犯的未遂和不能犯的未遂。 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或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投毒行为如何判定为未遂或既遂 (五)

最佳答案投毒这个行径,无论是在伤害他人生命亦或是在侵犯他人健康权时,都毫无疑问的可被视为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手段。

以向他人投毒的方式实施谋杀,不仅可以构成刑法则明文规定的故意杀人罪,而且这种犯意下的行为也可能会被视为是既遂或者未遂。

然而,对于判断这样的凶犯究竟是属于犯罪既遂还是未遂的情况,需要考虑其行为是否实际导致了危害结果。

所谓犯罪既遂,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完整并且有效地满足了刑法各条文中规定的所有许可状态和条件。

举例来说,倘若一名罪犯通过投毒这样的手段进行杀人,继而致使受害者不幸身亡,那这就可被称为是犯罪既遂的情况。

反之,犯罪未遂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已经着手实施的犯罪行为,但却因为种种不可预知的因素,例如犯罪分子自身的决定和外界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并没有真正达到其所期待实现的目标状态。

如若在投毒过程中,凶手错误地将白糖误当做砒霜,在理论上是无法对受害者造成致命性打击的,这时我们便可以认为这个案件属于犯罪未遂。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投毒后发现无毒是未遂吗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奥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