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家庭财产具体如何处理
- 2、关于离婚后起诉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 3、关于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 4、离婚后还能起诉财产分割的吗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家庭财产具体如何处理 (一)

贡献者回答离婚后家庭财产的处理遵循以下原则:
协商原则:离婚后,家庭财产的处理首先应遵循双方协商的原则。夫妻双方应尝试就财产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
法律裁决:若协商不成,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裁决。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及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及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分割。
其他共同财产:进行实物分割,若无法分割,则由法院裁判予以分割。
约定优先:男女双方有权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书面形式约定财产的归属。若无明确约定,则适用民法典规定的原则进行处理。
家庭土地承包权益的保护:离婚时,家庭土地承包权益也应得到依法保护,确保双方在离婚后仍能享有相应的土地承包权益。
关于离婚后起诉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二)
贡献者回答离婚后起诉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隐藏、转移等行为可提起诉讼:
离婚后,如果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时效期间: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第八十四条,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重点内容:离婚后,若发现对方有隐藏、转移等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可在发现后的三年内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财产。
关于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三)
贡献者回答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主要规定如下:
协商一致原则:离婚财产分割时,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原则下进行,避免一方单方面决定。这是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平等对待的基础。
男女平等原则:根据法律规定,无论男女收入高低,其权益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均应平等对待,确保妇女权利不受歧视。
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在协商不成时,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这体现了法律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对弱势群体的特别保护。
补偿原则:一方因家庭付出较多,如承担抚育子女、照料老人等职责的,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给予相应的补偿,以确保其因家庭付出而损失的权益得到弥补。
规定主要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旨在确保离婚财产分割过程中的公平、合理与公正,兼顾各方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离婚后还能起诉财产分割的吗 (四)
贡献者回答离婚后还能起诉财产分割。具体情况如下:
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争议可起诉:离婚后,如果双方因财产分割发生争议,可以到法院起诉。这意味着,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对于财产分割未能达成一致,或者在履行财产分割协议过程中产生纠纷,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一条款为离婚后财产分割争议提供了法律依据。
因此,离婚后若因财产分割问题产生争议,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关于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的信息了解不少了,奥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