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离婚如何起诉—被骗离婚婚姻怎么处理

被骗离婚如何起诉—被骗离婚婚姻怎么处理

被骗离婚如何起诉—被骗离婚婚姻怎么处理

在婚姻关系中,如果一方因另一方的欺骗行为而被迫离婚,这不仅是对感情的背叛,更是对法律尊严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受害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被骗离婚如何起诉以及如何处理被骗离婚的婚姻,旨在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一份实用的法律指南。

一、被骗离婚如何起诉

1. 收集证据:首先,受害者需要积极收集能够证明对方存在欺骗行为的证据。这些证据可能包括虚假的离婚协议、伪造的债务证明、对方欺骗的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等。甚至,如果有知情的第三人愿意作证,他们的证言也将对案件产生重要影响。

2. 确定管辖法院:根据法律规定,离婚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婚姻登记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则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在确定起诉前,受害者需要先明确管辖法院。

3. 起草并提交起诉状:接下来,受害者需要起草一份详细的起诉状,明确阐述被骗离婚的情况、请求法院撤销离婚判决或重新分割财产等诉求,并将之前收集到的证据作为附件附在起诉状后。随后,将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提交给管辖法院。

4. 参与诉讼过程: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中,双方将有机会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法院将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受害者对一审判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二、被骗离婚婚姻怎么处理

1. 财产分割:如果发现对方在离婚时隐瞒、转移或变卖了夫妻共同财产,受害者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需要受害者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对方的欺骗行为。

2. 子女抚养权:如果被骗离婚影响到了子女抚养权的合理安排,受害者也可以向法院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请求。这需要受害者提供证明自己更适合抚养子女的证据,如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等。

3. 民事赔偿责任:如果对方的欺骗行为给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或经济损失,受害者还可以在诉讼中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三、注意事项

1. 保持冷静: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受害者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因为情绪激动而做出过激行为。

2. 及时咨询律师:由于离婚诉讼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权利义务关系,受害者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

3. 积极收集证据:证据是诉讼的关键,受害者应积极收集并保存所有能够证明对方欺骗行为的证据。

4. 遵守法律程序: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按时出庭、举证和质证,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被骗婚怎么起诉需要什么证据 (一)

法律分析:一是共同上当受骗的人的证人证言。二是骗婚过程中的财礼收据,以及骗婚人的不正常行为表现可采取录音录像。如果是告诈骗到公安局报案,将被骗经过向公安机关陈述,并说明要求提起公诉时附带民事诉讼,追回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被骗离婚怎么举证 (二)

首先,被骗离婚的,无论什么证据都不能改变已经离婚的事实。但是,如果可以找到证明签订离婚协议时存在被欺诈情形的证据的,可以争取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按照相关司法解释,如果离婚的时候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并非当事人自愿的,而是受到了胁迫或者欺诈等情形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原来订立的财产分割协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离婚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骗婚如何处理 (三)

我国《婚姻法》对于借婚姻骗取财物的行为有明确规定,若这种行为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行为进行刑律处理。然而,现行的《婚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对以合法婚姻形式进行诈骗的行为作出具体规定,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得以利用合法婚姻的形式进行诈骗。

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因不同形态的婚姻纠纷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制度,包括无效婚姻的宣告制度、胁迫婚姻的可撤销制度和合法婚姻的离婚制度。由于骗婚属于合法婚姻的定性,在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框架内处理此类案件,只能通过离婚的方式进行。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法院在决定是否准予离婚时,唯一的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如果在骗婚案件中,欺骗者是以骗取钱财为目的,与被骗人之间并没有感情基础,也根本不存在感情破裂的情况。

至于被骗人要求返还财产的诉讼请求,根据《婚姻法》第三条的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进一步规定了在以下几种情形下应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然而,在骗婚案件中,前两种情形已经形成既定事实,被骗人若无法证明因给付导致自己生活困难,返还财产的请求将难以得到支持。这显然违背了公平原则。在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框架内,对骗婚行为进行定性时,其定性往往不符合常理;而在处理因骗婚引起的纠纷时,很难找到最合适的法律规定,处理结果也可能显失公平。

被欺骗离婚能否起诉 (四)

能。但是被欺骗 离婚 的是有效的。 尽管当时离婚是带有目的性的,但是,双方在办理 离婚手续 时是真实自愿的,未受到任何一方的威逼、胁迫。所以,离婚行为是有效的。 因此双方办理离婚手续后,婚姻关系即解除,即使是被骗离婚的,身份关系也不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恢复。 但就 财产分割 问题,如果有 证据 证明 离婚协议 是在欺骗或胁迫情况下签订,在一年内可以申请撤销。 《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 共同财产 ,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 工资 、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 知识产权 的收益; (四) 继承 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母女俩有5本结婚证4本离婚证,遭遇骗婚如何处理? (五)

近年来,各地发生的骗婚事件在不断增多,很多人以婚姻作为诈骗的诱饵来骗取钱财。8月10日,新洲区三店街居民许先生来到三店街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儿子与黄冈麻城姑娘朱某谈朋友结婚,付了4万余元彩礼钱后,对方却拒绝结婚,还不退彩礼钱。那么,遭遇骗婚如何处理?

新洲一位30多岁的小伙,最近的心情可以说是起起落落落落。到了30多岁一直没结婚,7月初经人介绍,认识了心仪的姑娘,很满意准备结婚。给了3万元彩礼钱后,却在女方朋友圈发现有婚纱照,原来女方已经结婚了。彩礼钱还不还,报警之后却发现……

湖南维清律师事务所张凤启以案说法:

给了彩礼却被“放鸽子”

张凤启律师补充:

老妈也骗婚好几个

三店街派出所民警前往黄冈麻城发现,母女俩曾骗婚多起。报警人多是丧偶、家庭经济困难或者有精神、身体残疾,且居住在乡镇或偏远乡村的男子。报警内容与许先生遭遇如出一辙,基本都是母女俩与人相亲并索要彩礼,一旦彩礼到手就拒绝结婚,也不归还彩礼钱,已有多个报警人到法院起诉。

骗婚对象一:麻城60岁的老袁就是其中一个,他早年丧偶,独自一个人生活,2016年底与朱某英相亲,准备于第二年春节结婚,并分两次给了7万元作为彩礼钱。可付了彩礼钱后,朱某英就反悔,称不能与老袁结婚。老袁多次催要彩礼钱,朱某英才还了2000元,其余的一直拒不归还。

骗婚对象二:麻城今年70岁的老刘遭遇也一样,他先后被骗18万余元,朱某英既不与他领证结婚,也不退钱。为此,老刘还到法院起诉。

张凤启律师补充:

母女俩有5本结婚证4本离婚证

鉴于这对母女的行为涉嫌诈骗,9月4日,办案民警将两人抓获,并押解回新洲。办案民警依法对其家中进行了搜查。民警查获了大量金银首饰、玉镯、串珠等物品,以及20余张美容、美发、美体会员卡。此外,民警还发现了朱某英结婚证、离婚证各3本,朱某结婚证2本、离婚证1本 ,以及法院裁决、判决文书8份。

根据两人交代:今年57岁的朱某英1985年与她第一任丈夫结婚,第二年生下了朱某,1997年离婚。2016年、2017年,她又先后与麻城、河南新县男子结婚,但婚姻持续时间均不到一年。女儿朱某2013年,经人介绍和安徽安庆一男子结婚,2015年3月离婚,同年11月又和安徽庐江一男子结婚,仅两三个月便要求离婚,但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女儿朱某还告诉民警,她知道自己和妈妈朱某英与别人相亲,是为了骗钱。因多次被起诉,法院已将朱某英部分资产冻结,她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通过骗婚得来的钱。经调查,民警已核实相关案件8起,涉案资金50余万元 。

张凤启律师支招:

遭遇骗婚如何处理

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因不同形态的婚姻发生的纠纷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制度,即无效婚姻的宣告制度、胁迫婚姻的可撤销制度、合法婚姻的离婚制度。

基于骗婚是合法婚姻的定性,在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框架内处理,只能通过离婚的途径。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准予当事人离婚的条件,即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经调解无效,才准予离婚。从婚姻法第三十二条可以看出,感情破裂标准是准予离婚的唯一标准。在骗婚案件中,欺骗者以骗取钱财为目的,与被骗人没有感情可言,也根本谈不上感情破裂。

张凤启律师补充:

若被骗人要求返回财产的诉讼请求又如何适用法律。根据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了在以下情形下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制度:

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 双方办理结婚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 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但骗婚,前两项已是既成事实,被骗人若不能为“因给付导致自己生活困难”举证,返还财产的诉讼请求就得不到支持。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被骗离婚如何起诉的信息了解不少了,奥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