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东北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传奇而又悲剧性的人物——东北贼王,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因盗窃罪被枪决的小偷。这位贼王在其犯罪生涯中,竟立下了一条奇特的规矩:有两种人绝对不能偷。这一规矩不仅在当地小偷界传为奇谈,也让人们对他的行为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那么,这位立下不偷规矩的贼王,后来究竟走上了怎样的道路,又迎来何种命运呢?

东北贼王:新中国第一个被枪决的小偷,立下规矩两种人不能偷,后来怎样? (一)

东北贼王:新中国第一个被枪决的小偷,立下规矩两种人不能偷,后来怎样?

贡献者回答自古以来小偷小摸的人就不少,一般称他们为“梁上君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火车站有着巨大的人流量,自然吸引那些小偷从“梁上”来到了“车上”,毕竟要与时俱进嘛。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有两个瘸子最为出名,一个是乔四的手下郝瘸子,一个是火车站的“东北贼王”黄瘸子。

黄瘸子还创了一个记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被枪决的小偷,可见其在小偷行当的影响力多大。

拜师学艺

当个小偷不容易,成为“神偷”自然更难。

黄瘸子原名黄庭利,1946年出生,山东人。黄瘸子本来不瘸,但在30岁时遭了难,在哈尔滨被火车轧坏了腿。

从那以后,黄庭利就成了黄瘸子,开始混迹在火车站骗钱混日子。眼见人们都不上当,没人愿意掏钱,黄瘸子决定当小偷。

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偷也不例外。火车站的小偷早就有组织了,黄瘸子贸然行窃,坏了规矩,被同行打了个半死。

黄瘸子懂了规矩后,想加入火车站小偷团伙,但被一口否决。一个瘸子,还没有任何技术,连小偷都瞧不起他。

黄瘸子每天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火车站,望眼欲穿。他已经无处可去,可谓是山穷水尽了。没过几天时间,黄瘸子在车站附近就饿得快起不来了。

这是还是一位好心的小偷,悄悄告诉黄瘸子,在某地有一位高人技术高超,只要跟他学会了,不愁吃不成小偷这碗饭。

当然这个小偷也不知道高人的具体地址,只能给黄瘸子一个大概的方向。如果黄瘸子命不该绝的话,也许能遇到这位高人。

有了奔头,起码比在火车站等死强,黄瘸子打起精神,走上了寻师学艺的道路。

当黄瘸子来到小偷说的某地后,苦寻数日没有结果。身上的钱也花光了,黄瘸子不得不出手偷钱。

当黄瘸子偷到一个钱包,跑到人少的地方,正要看钱包里有多少钱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钱包是空的,你还偷?

黄瘸子一看果然如此,回过头来看到一位老人。黄瘸子立刻反应过来了,眼前的这个老人,把钱偷走了,又把钱包放了回去,肯定就是那位“高人”。不等高人离开,黄瘸子磕头就拜,请求拜师。

老人得知黄瘸子的事后,也认为这是缘分,也就收了黄瘸子做徒弟。

哈尔滨火车站的头把交椅

两年之后,老人去世,黄瘸子安葬好师傅后,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哈尔滨火车站。

两年之间,物是人非,黄瘸子已经是身怀绝技的“神偷”了。

黄瘸子找到小偷团伙的老大,开门见山的说道:我要挑战你,赢了我坐头把交椅,输了,任你处置。那时江湖上还比较讲规矩,谁技术高谁就做头把交椅。

老大自然不能怯场,于是二人商议一番,从哈尔滨上车,到山海关下车,谁偷的钱最多,谁赢。

火车上黄瘸子显示出大家风范,选中一个目标,让老大先动手。可是没过多久后,老大回来后说道:那是个穷鬼光蛋,身上没钱。

黄瘸子笑而不语,该他上场了。只见他拿着一件破雨衣,铺在车厢上,在目标人物旁边就睡了起来。

等到站后,黄瘸子才醒过来,他将一沓钱放在老大面前说道:一共7500,你查一查!

老大检查后,果然分文不差,这说明目标带钱了,他没发现藏哪,可黄瘸子发现了,而且黄瘸子还能一张张摸出来,谁技术更高,一目了然。

老大自然输了,他心甘情愿将头把交椅让给了黄瘸子。

成为“东北贼王”

黄瘸子虽然成了哈尔滨火车站的老大,可是他并不满足。为此黄瘸子大肆“招兵买马”,将近百个小弟编成三个支队,把小偷业务做大做强。

第一支队——北上支队,主要负责哈尔滨到大庆的业务;第二支队——南下支队,主要负责山东、河北一带的业务。第三支队——鬼队,主要负责京广线、京兰线的火车上的业务。

有了统一管理,做起事来也方便。由此可见黄瘸子不但手艺高超,还懂得管理学。没过多久,黄瘸子在业内名声大振,人们都称他为“贼王”。

这样的称呼可让南方的同行不高兴了,天下之大,能人这么多,黄瘸子怎么就敢称“贼王”呢。于是南派的扒手和北派的小偷,互相挤兑,谁也瞧不起谁。

黄瘸子眼看如此,干脆组织了一个“小偷大赛”,别都耍嘴皮子了,功夫上见真章。最终南北两派齐聚上海,展开了技能大比拼。结果黄瘸子的北派大胜,南派也不得不服。

为了同行的脸面,黄瘸子在贼王两字前加了“东北”二字。自此“东北贼王”黄瘸子,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

黄瘸子在鼎盛时期,立下两条规矩,两人不能偷:第一是孕妇,第二是穷人。在黄瘸子看来,盗亦有道,如果偷这两种人,那就家法伺候。

有一次一个小弟偷了穷人20元钱,黄瘸子强令其将钱送回去,然后动用家法,断其一指。对于穷人来说,20元也许就是一条命,所以不能偷穷人。

盗窃死刑第一人

1984年,黄瘸子的团伙频繁作案,引起了办案人员的注意。抓住几个小偷后,他们却挑衅道:“你们真有本事的话,去抓黄瘸子”、“黄瘸子不到案,我可没什么好说的”。

黄瘸子成了办案人员搜捕的重点,这些年黄瘸子行踪诡秘,隐姓埋名,警方一时难以查清他的底细,可是挡不住他主动往枪口上撞。

那时洛阳正举办活动,有许多外国商人来参观。黄瘸子将目标锁定在外商身上,有同行提醒到,最近严打,收敛点吧。

可是黄瘸子却毫不在意,这些年平安无事,让其变得嚣张了。他带着一群小弟,混进了会场。然而正要下手时,突然响起广播,有小孩走失了,请大家帮忙寻找。

其实这是暗号,提醒黄瘸子会场有便衣。这一次黄瘸子虽然成功逃走了,可是也暴露了行踪。办案人员紧追不舍,终于在山东将其抓获。1984年7月,黄瘸子团伙90多人先后落网。

1986年,黄瘸子被执行死刑,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被枪决的小偷。

小偷尾随老人偷8000元退7500,小偷也有善良的一面吗? (二)

贡献者回答是的,小偷也有善良的一面。

小偷尾随老人偷8000元退7500,这小偷发现老人过得不好,能够把7500元退给老人,这说明这位小偷良心未泯,他也有善良的一面。

人是复杂的。这个社会不是非黑即白。我们不能够一刀切的对待别人。一个人不是绝对的好人,也不是绝对的坏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小偷也是如此。

小偷盗窃东西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不正确的,但是有些小偷他们内心也保持着善良的一面。例如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很爱自己的家人,他们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虽然小偷的行为令人憎恨,但是我们也不应该用否定的态度看待他们,因为有些人也并不是十恶不赦。

有些小偷是被生活所逼迫,他们也有善良的一面。生活当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去当小偷,是因为生活所逼迫。例如他们去厂里面辛辛苦苦打工,然而却遇到了黑心老板。黑心老板拖欠他们钱的时候,他们没钱吃饭也没钱睡觉。当人到绝境时候就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可能会去偷盗。

某些小偷在生活当中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看到别人生活的不如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下不了手,例如新闻事件当中的那个小偷。

有些小偷虽然会去偷别人的东西,但是遇到其他事情的时候,他们也会有爱心。有些小偷虽然会去偷别人的东西,但是有些小偷遇到比他们过得不好的人的时候,他也会有怜悯之心。例如有些人也会去捐款,或者路上遇到小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去帮助他们。他们内心也有善良的一面。

你是遇到过善良的小偷吗?

七十岁老人偷东西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三)

贡献者回答偷东西不一定会构成盗窃罪。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就予以立案。

法律分析

偷东西数额不较小就是一般违法行,如果数额较大就涉嫌犯罪,盗窃可以是一般违法行为,还可以是犯罪行为。如果盗窃涉案数额达到当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犯罪行为,达不到刑事立案就是一般违法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偷东西不一定会构成盗窃罪。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对此类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其实无论涉及到的数额是多少,其实都是属于违法行为的,但此时达到了规定数额标准之后,那么才会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但要是实施了多次盗窃、扒窃、入室盗窃等特殊行为,则不会计算数额,一旦发现就会被认定构成此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老人包里有 8000 元小偷只抽取500元,是否构成犯罪? (四)

贡献者回答老人包里有8000元小偷只抽取500元,构成犯罪。具体分析如下:

扒窃行为构成犯罪: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通过近距离、贴身式扒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即使金额不大,也构成犯罪。这是因为扒窃行为本身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侵犯了公民的财产安全。金额不是唯一标准:虽然盗窃认定为犯罪通常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但在公交车上进行扒窃,不需要认定具体金额,只要有这种行为就构成犯罪。法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这个小偷如果没有其他犯罪行为或者严重情节,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具体量刑还会受到当地执行标准、案件具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无论盗窃金额多少,只要实施了扒窃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小偷尾随老人偷8000元退7500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