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是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 (一)

聚众斗殴是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

聚众斗殴是刑事案件。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聚众斗殴罪侵犯的客体是所谓公共秩序,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公共场所的秩序。聚众方式既包括有预谋的纠集行为,也包括临时的纠集行为。三人既包括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也包括其他一般参加者。

一、打架斗殴会犯什么罪:

1、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如果致人轻伤的,涉嫌“故意伤害罪”;

2、如果是随意殴打他人的性质,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轻微伤、或者持械随意殴打他人的,涉嫌“寻衅滋事罪”;

3、如果是双方聚众斗殴的,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双方一般五人的,涉嫌“聚众斗殴罪”;

二、打架斗殴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的人的;

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聚众斗殴罪16周岁怎么判 (二)

中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范,对于年满16岁的未成年群体,在犯下聚众斗殴罪行时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鉴于其属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身份,故在具体量刑方面将会酌情予以适度减轻。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法院将全面考虑涉案人员的实际年龄、犯罪过程中的情节严重程度以及他们的悔过表现等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若情节较为轻微,涉案者可能需要面对3年以下不等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如若情节恶劣至极,那么他们或许将不得不面临3年直至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不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对于年幼涉案者,我们应当坚持贯彻以教育感化为核心、挽救荒废为止的方针理念,并切实执行以教化为主导、惩罚作为辅助手段的原则。

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打架,致人重伤,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三)

打架应该是寻衅滋事罪,但首先对伤者的伤情要进行司法鉴定,如果确定是属于重伤,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一般的学生打群架造成学校秩序混乱和伤害他人的结果,以寻衅滋事罪定罪(或聚众斗殴罪),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从这个案件情节上看,如果没有重伤,其实也就是几个月,甚至缓刑或不予起诉),但如果伤者被鉴定为重伤,就要以故意伤害罪的重罪起诉,处以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对方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还要进行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精神损害赔偿等等。赔偿数目可以在判决前进行调节,由双方商定,如果被害人方对赔偿满意并表示谅解的话,可以在判决上适当从轻。

最好能在证据上避免出现报复他人专门找人来打架的情况,否则就是聚众斗殴罪,那就要比寻衅滋事罪量刑高一些了。

年龄的情况是这样的,16岁属于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必须按刑法负完全刑事责任,与其他年龄的成年人一样,不影响定罪,但在刑期上,由于未满18岁,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简单地说,直接打伤对方和组织人去打架的人将以故意伤害罪被起诉,属于重罪,刑期较长(从情节上来看估计三年。

如果重伤致残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可能会达到5到10年,由于未满十八岁,能适当减短刑期),其他人是寻衅滋事罪或聚众斗殴罪,刑期较短,赔偿的结果如果能在判决前与对方达成一致,有积极赔偿的表现,可以减少刑期,如果等法院判决,就要对方出示实际的医疗等费用支出的证据。

法院按此判决赔偿金额,一般可以少赔一点,但就要多蹲几年了,能多赔一点就多赔一点,花钱消灾吧。

扩展资料《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也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只对自己实施的这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不得突破这一界限。

具体规定

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6、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7、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8、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9、已满75岁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参考资料来源

群殴打架怎么判刑 (四)

首先,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然后做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法律责任。

一、如果鉴定是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若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不管是公诉还是自诉,都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等费用。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民事赔偿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聚众斗殴16周岁怎样处理 (五)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法律对聚众斗殴的定义及处罚

聚众斗殴,是指聚集多人进行互相斗殴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于16周岁的未成年人,虽然他们尚未达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但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如果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参与聚众斗殴,且情节严重,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对未成年人的处理原则

在处理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件时,除了考虑法律责任外,还应注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具体来说,对于参与聚众斗殴的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面的力量,进行心理疏导、法制教育、行为矫正等工作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

三、预防措施

预防未成年人参与聚众斗殴,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其次,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同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此外,社会也应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

对于16周岁未成年人参与聚众斗殴的处理,应遵循法律法规,并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在追究法律责任的同时,注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工作,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面的力量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同时,加强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防止未成年人参与聚众斗殴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十四条规定: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处罚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16周岁聚众群殴他人算刑事案件吗。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