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社区戒毒规定怎么处理 (一)

违反社区戒毒规定怎么处理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公安机关负责对社区戒毒人员的检测工作。在检测工作中,公安机关应当制作检测通知单,通知单和检测结果统一由社区民警或者公安派出所保存,作为考核、评估社区戒毒人员戒毒情况、界定是否按照要求接受检测的重要依据。对社区戒毒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提供虚假检材、干扰检测结果的行为,均可视为逃避检测。违反社区戒毒规定的处理方法: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第三十八条 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本条规定了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两种情形:一是在社区戒毒期间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3次;二是擅自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县(市、区)3次或者累计超过30日的。具备上述两种法定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其采取强制隔离戒毒措施。

社区戒毒是什么处罚 (二)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社区戒毒属于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不同于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所以虽然是公安机关的权力,却不是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对当事人有一定不好的影响,比如将来入党、就业、考公务员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被决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强制戒毒属公安行政强制措施,不是行政处罚,因此不能提出行政诉讼”这句话是“不能提出行政诉讼”错? (三)

最佳答案1、题目中的这句话是错的,对强制戒毒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诉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被决定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查清其身份后通知。被决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分别管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3、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

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

扩展资料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1、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2、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3、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4、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5、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严重违反社戒社康怎么处理 (四)

最佳答案1. 为加强吸毒人员的管理,确保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规范进行,昭觉县县委禁毒办联合县公安局、各乡镇及派出所,对冒名顶替和脱管失控的吸毒人员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理行动。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于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戒毒人员,社区戒毒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批评和教育。

3. 若戒毒人员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在社区戒毒期间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社区戒毒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这样的措施旨在严格执行吸毒人员的管控,并确保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有效性。

明白了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怎么处理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奥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