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未成年持刀伤人轻微伤的判决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与处罚需根据其年龄及具体行为来判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持刀伤人致轻微伤,通常不会给予刑事处罚,而是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强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对于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除非犯下特定重罪,否则一般不会因故意伤害致轻微伤而承担刑事责任。而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则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未成年持刀伤人轻微伤怎么判 (一)

未成年持刀伤人轻微伤怎么判

最佳答案未成年人持刀砍人导致对方重伤。如果14周岁以下,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已满14周岁,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属于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依法是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持刀伤人如果未造成严重伤害的,可以按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未遂来定性,要不要追究刑事责任要依据具体案情而定。

一、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应注意的是,本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事先对于自己的伤害行为能给被害人造成何种程度的伤害,不一定有明确的认识和追求。无论造成何种程度的结果都在其主观犯意之内,所以,一般可按实际伤害结果来确定是故意轻伤还是故意重伤。

二、拿刀杀人罪量刑标准:

1、如果故意伤害导致受害人轻伤的,那么一般情况下,在司法实践当中的量刑起点是在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

2、如果故意伤害导致受害人重伤的,那么一般情况下,在司法实践当中的量刑起点是在三年至四年的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伤害并且采用及其残忍的手段导致一人重伤并且造成受害人有六级严重残疾的,那么在十年至十二年的有期徒刑里面确定它的量刑起点。当然如果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判处无期徒刑刑罚的除外。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未成年刑事案件年龄 (二)

最佳答案我国对未成年刑事案件年龄的规定是14周岁。具体责任划分如下:

1.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2. 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若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或死亡等严重后果,应负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的刑期,将根据犯罪手段、危害后果等因素综合确定。例如,未成年人持刀砍人导致对方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可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判决时,会考虑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若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达成赔偿协议,并取得受害者谅解,司法机关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杀人已构成刑事犯罪,由未成年人自行承担责任,监护人不必承担刑事责任。监护人的责任仅限于民事赔偿,若未成年人的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并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法定监护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

未成年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1. 民事赔偿责任:未成年人犯罪导致的损失,由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父母不承担刑事责任。若未成年人犯罪造成国家、集体、他人经济损失,父母或监护人需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

2. 法定监督责任:父母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及法定监护责任。若父母怠于履行监护责任,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属于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而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杀人行为也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南宁一初中生持刀追赶同学,学校不能开除、警方不能立案,未成年犯罪该如何处理? (三)

最佳答案我国《刑法》规定,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14至16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犯罪的,才承担刑事责任。此案中,李某军因为不满16周岁,对其行为公安机关的确无法作为刑事案件立案。

再看治安管理处罚,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拘留和罚款规定为主要处罚措施,对结伙斗殴等寻衅滋事行为,或者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可给予拘留、罚款等处罚。但该法同时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而罚款只是针对家长的。

剩下的,就是政府进行收容管教了。根据2013年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于李某军这样的学生,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工读学校应当严格管理和教育。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问题是,我国工读学校的数量越来越少,且各地办学差异很大,有的工读学校甚至成为了“小未管所”,地位亟待明确。而收容教养在劳教制度被废除后,也几乎沦为“僵尸条款”。说到底,对未成年进行收容教养这种“负能量”的事情,现在没有部门愿意积极去做,从而形成了对于“李某军”们的纵容——往往是一放了之,等到了岁数再说。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未满16砍人轻伤怎么判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