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确定刑 (一)

答第121条,劫持航空器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第239条,绑架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犯8种加重情节或者加重结果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第317条,暴动越狱罪,聚众持械劫狱罪.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
第383条,贪污罪,第386条,受贿罪.个人贪污或者受贿在10万元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个人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5万元不满10万元上午,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第433条,战时造谣惑众罪.战时勾结敌人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
前两个罪名属于比较典型的确定法定刑,后面5种都是情节特别严重,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标准,但是判处的刑罚确实是确定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对越狱的人如何进行处罚 (二)
答对越狱人的处罚:
一:暴动越狱罪,是指在押罪犯有组织地使用暴力,公然越狱逃跑的行为。
暴动越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组织越狱罪,是指狱中的罪犯有组织、有计划地逃往狱外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聚众持械劫狱罪,聚众持械劫狱罪,是指狱外的人聚众持械劫夺被监禁在狱中的罪犯的行为。
对聚众劫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有期徒刑。
第三百一十七条,组织越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暴动越狱或者聚众持械劫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逃犯怎么判刑,都判3年么 (三)
答需要视情节而定。被关押的犯罪分子逃脱的,可能被判处逃脱罪或者组织越狱罪、暴动越狱罪、聚众持械劫狱罪等,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可以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持枪或者聚众等越狱的,会判处十年,并且因为是再犯新罪,人身危险性大,量刑上会从重考虑,情节很轻的,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
法律分析
1、需要视情节而定,不一定都是三年。
2、被关押的犯罪分子逃脱的行为可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被判处逃脱罪,可以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情节较轻的逃脱行为,仍然可以判三年以下。如果具有持枪、组织他人一起越狱、采取暴动的方式越狱等严重情节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七条判处组织越狱罪、暴动越狱罪、聚众持械劫狱罪,对组织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暴动越狱或者聚众持械劫狱的,对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可以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处死刑,只有对其他参加的人员,处罚较轻,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只有参加组织越狱的其他参与人员,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七条 组织越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暴动越狱或者聚众持械劫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聚众持械劫狱罪一般要怎么判刑? (四)
答在聚众劫狱案件中,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将面临最严厉的处罚,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十年有期徒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则面临死刑。对于其他参与者,刑期则相对较轻,通常为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劫狱过程中起到组织、策划和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中国刑法第52条和第104条的规定,对于聚众劫狱的犯罪分子,除了主刑外,还应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并可根据情况并处没收财产。
在实际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犯罪的性质、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人的个人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具体的刑罚。例如,如果犯罪分子在劫狱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或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么可能会被判处更重的刑罚。
另外,对于聚众劫狱的行为,除了刑事处罚外,还可能面临其他法律后果。例如,犯罪分子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同时,犯罪分子还可能失去公职、无法担任特定职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聚众劫狱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破坏了司法秩序,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不稳定。因此,对于这种犯罪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和严惩。
在处理聚众劫狱案件时,司法机关应当坚持依法公正的原则,既要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要保障犯罪分子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预防和减少类似犯罪的发生。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聚众持械劫狱罪。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奥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