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的时间规定在我国并非强制性的法律条文,而是基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种鼓励性、提倡性的指导原则。晚婚通常指的是男方年满二十五周岁、女方年满二十三周岁及以上的初婚。至于晚育,则是指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的情况,但具体规定可能因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一政策旨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优生优育。

晚婚晚育时间如何规定 (一)

晚婚晚育时间如何规定

最佳答案晚婚晚育的标准:

1、晚婚的前提是双方都为初婚,如果其中一方属于再婚就不属晚婚;

2、男25周岁、女23周岁结婚为晚婚;

3、晚婚晚育享受国家的鼓励政策,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

4、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法律依据】

《人口和计生条例 》

第二十五条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第二十六条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

国家规定晚育产假多长时间 国家规定晚育产假多少天 (二)

最佳答案下文是誉祥婚礼网精心整理的一篇关于国家规定晚育产假多长时间以及国家规定晚育产假多少天,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国家规定晚育产假多长时间

1、所谓“晚婚”,是指男方年满25周岁,女方年满23周岁 。达到条件的婚假在国家法定假期(三天)外另加20天婚假。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

2、所谓“晚育”,是指女方24周岁以后生育较好胎 女方:法定产假90天,24周岁生育较好个子女的为晚育加30天,剖腹产加15天。男方:已婚妇女晚育的,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

3、待遇

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

4、超期不上班的 女方在规定产假满后未上班的,需出具医院方的病情证明,单位可按病假处理。

二、国家规定晚育产假多少天

国家规定晚育产假:实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三天)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90天)外增加产假30 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农村人口中晚婚、晚育的,基层人民政府可予以适当奖励。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方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根据《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第三章生育调节之第十三条规定:

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公民晚婚、育,做到少生、优生、优育。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男女双方按法定婚龄各推迟3周岁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24岁生育较好个子女的为晚育。

不得违反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

夫妻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的,不得以此为理由再生育。

因此,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符合晚婚年龄的夫妇,根据《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第五章奖励与社会保障之第三十二条规定:

实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三天)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90天)外增加产假30

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农村人口中晚婚、晚育的,基层人民政府可予以适当奖励。

内容就是关于国家规定晚育产假多长时间以及国家规定晚育产假多少天,如需了解劳务法婚假工资怎么算,就在誉祥婚礼网。

多大属于晚婚晚育 (三)

最佳答案男的年满25岁、女的年满23岁之后结婚并生育,通常被视为晚婚晚育。

关于晚婚: 晚婚是指在法定婚龄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实际结婚年龄。 具体来说,男性年满25岁、女性年满23岁之后结婚,即被认为是晚婚。

关于晚育: 晚育通常与晚婚相关联,指的是在晚婚的基础上推迟生育。 虽然没有具体的法律界定晚育的年龄上限,但一般而言,女性在23岁之后生育,尤其是在达到晚婚年龄后生育,可被视为晚育。

需要注意的是,法定婚龄只是婚姻法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的界限,并不是必须结婚的年龄界限。因此,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适当的结婚和生育时间。

晚婚晚育政策取消了吗 (四)

最佳答案晚婚晚育政策并没有取消,依然是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重要内容之一,只是如今已经取消掉了晚婚假而已。 晚婚面临是在我国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往后推迟三周岁,晚育则一般为24周岁。晚婚是指初婚男女双方结婚的最低年龄各推迟三周岁,即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即结婚为晚婚。晚育是指适当推迟妇女婚后的初育年龄。初育年龄是指妇女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年龄,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略有不同。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以157票赞成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决定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司长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关于晚婚晚育假的问题,法律修订之前,是鼓励晚婚晚育,其中有关于晚婚假的规定,晚育假也有。这次根据中央五中全会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的部署,《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取消了相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条款,在新法实施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无论是一孩还是两孩,甚至一些符合地方法规规定的再生育三孩的,都可以享有延长生育假的相关奖励,及其其他相关的社会福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晚婚晚育政策哪年提出 (五)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晚婚政策的提出时间为2016年。晚婚是指在法定的最低结婚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基础上,适当延迟实际结婚的时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明确规定,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岁,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0岁。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指出,以下情形之一的婚姻是无效的:(一)重婚;(二)存在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达到法定婚龄。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晚婚晚育时间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奥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