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3日永太科技:美元上涨 受美国经济数据和葡萄牙财政忧虑提振 (一)
答美元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美国经济数据的改进以及对葡萄牙财政忧虑的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美国经济数据改进
民间就业数据改善:据ADP Employer Services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月民间就业人口虽然仍有所减少,但减少的幅度小于预期,且12月的数据也被修正为较小的减少幅度,显示出就业市场有逐步改善的趋势。服务业指数回升:供给管理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非制造业指数从12月的49.8升至50.5,进入扩张区间,表明服务业活动有所增强。
二、葡萄牙财政忧虑提振美元
葡萄牙可能成为下一个债款危机国家:投资人对葡萄牙可能成为欧元区下一个面临债款危机的国家表示忧虑,这种忧虑情绪导致欧元承压下跌。葡萄牙公债违约担保成本上升:葡萄牙公债的违约担保成本升至创纪录的水平,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葡萄牙财政状况的担忧。葡萄牙发债计划下调:由于收益率攀升,葡萄牙债款组织IGCP将发债计划从原先的5亿欧元下调至3亿欧元,这也反映了市场对葡萄牙的信心不足。
三、其他因素
希腊财务整理方案获欧盟附和:虽然希腊的财务整理方案得到欧盟的认可,但市场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仍对欧元构成压力。英国央行可能中止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及英国央行即将举办货币政策会议,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可能中止其量化宽松政策,这也对美元构成一定的支撑。
综上所述,美元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美国经济数据的改善,也包括对葡萄牙等欧元区国家财政忧虑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美元的上涨。
希腊危机能否影响中国股市 (二)
答自上周日(6月14日)希腊与债权人谈判破裂以来,双方就关键问题的争执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且“口水战”愈演愈烈。过去数月以来金融市场对希腊问题的僵局并无太大反应,但现在需愈发警惕。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周二(6月16日)指责债权人要求进一步撙节是试图“羞辱”希腊人,他全然不顾欧洲为希腊退出欧元区作准备的警告正在升温。
齐普拉斯在希腊议会的讲话是迄今最为清晰的信号,显示其无意在最后时刻转变立场,接受实施撙节措施来获取援助,从而避免在两周内出现债务违约。
齐普拉斯指责贷款方出于政治动机,要求削减养老金和增税措施,这会损害穷人的利益,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羞辱希腊政府(这已经是最不重要的了),而是要羞辱所有人民”。
欧盟执委会主席容克愤怒地回应,指责齐普拉斯误导民众,强调他已明确表示,他个人反对提高在电力和制药领域的税收。
美国白宫警告称,双方需达成协议以避免金融市场出现进一步的动荡,齐普拉斯则向美国财长雅各布卢保证,雅典准备消除与债权人之间的分歧。但就在德国资深议员公开讨论一度是禁忌的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前景之际,齐普拉斯充满火药味的讲话则显示出对抗,而非和解的意味。
从希腊政府的言辞并不能明确看出,齐普拉斯究竟是打算违约,冒着经济崩溃的风险以坚守立场,还是在押注欧洲会在最后一刻采取行动挽救希腊。债权方表示,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希腊是打错了算盘。
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几周与齐普拉斯频繁通电话,敦促他与欧盟/IMF谈判代表就改革问题达成一致。此时她显得沮丧,称周四卢森堡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能否达成协议,还是个未知数。
周二欧洲股市触及2月以来低点,其他欧元区弱国的公债风险溢价则大涨。
希腊或违约甚至退欧 欧元区已着手“后事”
眼下除非希腊能在6月30日之前获得新的资金援助,否则将无力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16亿欧元贷款,继而有可能导致其退出欧元区。尽管希腊及其债权人都希望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但他们全都坚持既定立场,拒不让步。
德国基督教民主党(CDU)资深议员Michael Grosse-Broemer称,“如果提不出可靠的改革方案,那么必要的话只能接受‘希腊退欧’的结果。我不确定希腊政府是否真的想避免希腊人民受到伤害。”
芬兰总理西皮莱(Juha Sipila)称,下周拿出解决方案将会是“一个奇迹”,不过大家仍会向这个目标努力。芬兰是最为强硬的债权国之一。
欧盟执委会副主席东布洛夫斯基公开表示,欧元区成员国正在讨论,如果希腊未能同债权人达成协议所可能引发的各种后果。
欧元区没有迫使成员国退出的法律依据,但希腊可能最终采取事实上的平行货币,为正式退出欧元区铺路。
据消息人士称,欧元集团工作小组(Eurogroup Working Group)的官员下午将举行电话会议,为周四的财长会议做准备,但目前没有取得新进展。
对于欧元区领导人计划在下周日举行紧急峰会的报导,欧盟官员予以否认。如果真有什么的话,那就是欧元集团财长或许会再次召开会议。
此外,对于德国画报报导称,希腊正在计划推迟六个月偿还6月30日到期的IMF贷款,以及南德日报(Suddeutsche Zeitung)称希腊正在准备实施资本管控,最早可能在下周末推出,但官员也都予以否认。
局势接近极限 希腊经济恐崩盘
雅典还没有出现公众恐慌的迹象,但支持留在欧元区的反对党领导人愈发担心,他们要求齐普拉斯通报情况,并敦促他迅速达成协议,以防止经济崩盘。
希腊议会第四大党To Potami的领袖Stavros Theodorakis在与齐普拉斯会晤后表示,“我呼吁总理考虑一下希腊经济正在接近极限。”
Theodorakis称,齐普拉斯对其保证希腊仍有“两三步”棋可走,以打破谈判僵局,但前提是债权人也做出让步。Theodorakis并称,他所在政党的17位议员将投票支持任何使希腊留在欧元区的协议。
希腊执政的极左翼联盟(SYRIZA)内部对债权人所要求的让步出现分歧,中左翼的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泛希社运)和To Potami等政党的支持对协议能否在议会获得通过至关重要。
欧洲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 (三)
答虽然欧美主权债务危机都是政府收支不平衡引起的,但欧美各国国情各异,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
(一)欧美债务危机的相似性
1. 债务危机实质上是政治经济危机。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认为,政治体系与经济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两者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蔓延欧美的债务危机其实就是一场政治经济危机。美国政治精英与金融精英同流合污,引发了人们对政治精英的信任危机。2008年美国政府采取行动应对金融危机时,信任危机就已经从金融体系延伸到政治体系中,从而引发了国际主权评级机构对美国政治精英能力的质疑,将美国国债信用评级由AAA下调到AA+,美国债务危机出现。欧洲债务危机则是国家互不信任的激化。以希腊债务危机为例,德国与希腊对债务危机的原因各执一词,部分国家相互不信任,针对希腊的救市方案经过漫长的推诿与协商才能达成一致,导致债务危机持续扩大。
2. 债务危机产生的现实根源相同。基于应对金融危机后造成的经济衰退的局面,欧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扩大政府开支的刺激政策。这势必会引起财政收入增长有限或是负增长,直接导致财政收入的收支不平衡。在金融危机中,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减税、降息、扩大政府投资,刺激消费。这必然使美国向外大举借债,因而导致其债务居高不下。在欧元区,政府为了摆脱金融危机,恢复各国经济,也实行经济刺激计划,扩大政府开支,对外举债,导致了财政赤字的出现。欧元区只统一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仍掌握在各主权国家手里,因此各国更多地依赖财政政策。虽然欧盟《稳定与发展公约》规定财政赤字占本国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但在实践中各成员国早已突破了这条警戒线,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遭到惩罚,这使得该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最终,希腊等国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泥潭。
3. 政府的社会福利负担重。欧美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几乎涵盖了人们的生老病死、失业、退休、住房等方方面面。高福利是以强大的财政收入为基础的。特别是近几年欧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欧美政府为了维持高额的福利开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得不大举借债。加之金融危机后,财政收入下降,社会福利的刚性必然会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债务危机不可避免。
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紧密联系的,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和主体,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会导致泡沫经济,阻碍实体经济的投资,引起金融危机的产生。由于虚拟经济赚钱比较容易,一些欧美资本家就过度地使用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放弃实体经济,导致实体经济基础薄弱,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欧美政府根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政府干预会降低市场效率,通过投机可以稳定市场价格。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政府就普遍采取了放宽金融管制的做法。然而,这种政策催生了泡沫经济,一旦泡沫崩溃,全国经济就会遭受巨大损失,成为“空中楼阁”,最终代价就是导致了债务危机。
5. 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欧美债务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为挽救金融危机而实行非常态的经济刺激计划,造成政府债台高筑,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宏观调节是对市场失灵的有效补充,与市场机制相比,政府调节可以解决市场自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点。危机爆发后,政府介入是必须的,政府迅速实施救助措施,可以阻止危机蔓延的势头,恢复市场信心,缩短经济衰退的周期。但政府调节必须控制好规模与力度,政府对市场运作的过度干预正是导致欧美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必须将其作为政府监管的一个临界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健康运行。
(二)欧美债务危机成因的差异性
1. 美国债务危机。首先,美国债务危机是由财政扩张、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债危机是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而产生的,是金融危机向更深层发展的阶段性产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在金融体系几乎崩溃,社会经济难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作为最后的救市者介入,将庞大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公共债务。美国长期的财政赤字以及不断转化的公债,使美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日益严重,达到了无法持续的程度,爆发了金融危机。
其次,美国债务危机是美国的一场政治闹剧。在现行美国国会立法制度下,每个委员会及其相关成员对诸多法案拥有裁决大权。出于选民利益和政党利益考虑,各委员会成员经常利用法案审议规则在诸多法案中选取与本选区相关发展项目条款。譬如,不同的委员会今天可能会联合支持药典委员会提出的提高医药价格的法案,明天又会联合起来支持农业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提高农业补贴的法案。结果,美国债务不断被大量的“民意和民生工程”推向了新的高峰。因此,美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政党借此机会争夺政治地位和政治优势而导致的一场闹剧。
2. 欧洲债务危机。首先,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体制矛盾。众所周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分离,就会使各国很难处理好国内的经济问题。一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是“形影相随,不可分离”的。对于拥有独立发行货币主权的国家来说,在市场上,政府发行债券遇到困难时,就可以命令中央银行增加货币的发行量,买入国债,进而避免国债收益率上升。然而,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是由欧洲央行统一制定的,财政政策却仍在欧元区的各成员国手中。因此,当欧元区的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希腊等欧元区的各国只能依靠财政政策刺激国内经济和增加就业,这就导致了各成员国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失控。二元结构的体制矛盾是引发欧债危机的制度性原因。
其次,欧元区内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欧元区的经济长期是以德、法两国经济为主导和领航的,欧洲五国国内没有主导的支柱产业,国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更多地依靠制造业和旅游业,受国际经济波动比较大,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整个欧盟经济区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但是,作为欧元区的成员国,欧洲五国必须和其他成员国的步伐一致,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就业、促进增长,从而出现了“强国恒强,弱国愈弱”的局面,内部经济的不平衡加速了欧债危机的出现。
再次,欧洲没有坚持量入为出,过度依赖外资。在遭受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中,大多数国家实体经济基础薄弱,造成国内经济过度依赖外资发展。这种状况决定了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政府不能因外资的突然撤出而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转,债务危机出现成为必然。
1897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四)
答1897年,丁酉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中国方面,签订了《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开放云南腾越、思茅、广西梧州三口通商,允许中国在云南修筑铁路与缅甸铁路相接,割让野人山一部、猛卯三角地永租给英国管辖,同时规定未经英国议定,中国不得将江洪地区及孟连让与他国。条约五月初六日互换文本。
巨野教案引发,德国神父薛田资在当地发展教会势力,庇护教徒,欺压民众,激起公愤。十月七日,德国传教士能方济、韩·理加略途经张家庄,被大刀会众所杀,激起山东曹州巨野县人民的愤怒。随后,人民焚烧教堂、教士住宅,殴伤教士、教民,德国政府以教案为借口,于十月二十日出兵强占胶州湾。德国公使海靖进而向清政府提出六项侵略要求,清政府迫于威胁,答应德国要求。
胶州湾事件后,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九十九年,并攫取了在山东的路矿特权。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指出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强调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紧迫性,提出三点计划,并警告如果再不变法图强,“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上书递到工部,未及时送到光绪手中,直到康有为被召到总理衙门时,上书才得达。
清廷发行“昭信股票”,为偿付《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右中允黄思永奏请筹借华款,规定公债发行总额为库平银一亿两,年息五厘,分二十年还清,前十年付息,后十年本息并付,由户部设昭信局,各省设分局,办理公债发行及偿还事宜。债票准许抵押售卖,但须报局立案。发行后,流弊甚多,遭舆论谴责。
外国方面,1897年4月18日,希土战争爆发。战争进行了1个月,土耳其获胜。希腊政府决定派兵支援,欧洲列强英、法、意、俄四国则宣布克里特岛在“欧洲保护下”实行自治,并派军队联合占领了该岛。土耳其对希腊采取军事行动,最终希腊人失败,被迫撤兵克里特岛,向土耳其政府支付赔款,并设立国际委员会处理赔款支付,希腊的独立地位每况愈下。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希腊公估假日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奥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