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9刑诉法考真题

2009—2019刑诉法考真题

介绍:

从2009年至2019年,中国的司法考试(现称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经历了多次变革与挑战。刑事诉讼法作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部分,其相关真题不仅反映了法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也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本文将基于2009至2019年间的刑诉法考真题,探讨考试重点、难点及法律条文的应用,以期为备考者提供参考与启示。

2009—2019刑诉法考真题解析

一、立案管辖与侦查程序

在历年真题中,立案管辖与侦查程序是必考内容。例如,对于军事部门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应由军队

法考刑诉应该听谁的课? (一)

优质回答在法考刑诉领域,寻找一位卓越的讲师是至关重要的。经过深入研究和学员反馈,以下几位老师的教学表现备受推荐: 首先,向高甲与肖沛权是不容忽视的组合。向高甲,作为汪海燕(法大博导,十大青年法学家)的学生,他传承了汪老师的精髓,以其清晰的口诀教学和全面的讲义,极大地减轻了记忆负担。肖沛权则以其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授课风格,加上对法考命题趋势的敏锐洞察,提供了官方案例课,与向高甲形成互补。他们的课程既高效又深入,是复习刑诉的绝佳选择。

另一位宝藏级教师许玉霞,以其对刑诉法和高法解释的逐条梳理,为学生提供了详尽且全面的知识体系。虽然知名度不如前两者,但她的法条课尤其值得推荐,特别适合希望深入理解法条的考生。

温云云的主客观私塾以细致入微的讲解和深度剖析著称,虽然难度较高,但她的课程注重理解,法条标注详尽,配合客观真题和案例,为考生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不过,由于没有专门的法条串讲课,建议搭配其他老师的这一课程进行学习。

相比之下,左宁,因其较长的课时和较厚的教材,虽然在早期司考时代曾备受推崇,但随着考试难度的提升,其全面但不突出的特点显得有些落伍。他的口诀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够全面和易混淆,且过分强调不翻法条的理念并不适应现代法考趋势。此外,他缺乏官方案例课和对新增考点的前瞻性把握。

综上所述,向高甲和肖沛权的组合,结合温云云的理解深度和左宁的经验教训,都是在法考刑诉领域值得考虑的优秀教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老师,结合他们的优势,将有助于你在复习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务必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司法考试考哪八本书 (二)

优质回答法考八大科目是指八大部门法,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民诉、刑诉、理论法、商经法、三国法,备考时买对应科目的教材即可。

司法考试涉及的八大学科教材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商法(包括知识产权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理论法学、三国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备考顺序:第一轮,刑法、民法听课(10-20天);第二轮,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诉、民诉听课+课后习题(30-60天);第三轮,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诉、民诉、商经、三国、理论法系统强化+真题(60-90天);第四轮,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诉、民诉、商经、三国、理论法刷真题(30-60天)。

法考真题练习:刷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大约100个小时,揣摩命题角度、常见陷阱、答题技巧等。历年真题多次出现在考场,重视真题练习极为重要。

备考时间:基础较好或备考充足者,每天刷60~100道题目;基础薄弱或时间有限的在职考生,每天刷题量在30~50道之间。

法考一般几年可以考完? (三)

优质回答法考一般两年内通过都是正常的。

1、考试时间

法考往年来讲都是8月31日和9月1日举行客观题的考试,大概一周多知道自己是否通过,十月份举行主观题的考试。

2、考试科目

法考的考试科目繁杂,但是总体来讲有七门,分别是:民法、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经知、民诉、刑诉、三国法和理论法。

3、考试时长

客观题:9.00—12.00和14.30—17.30,总共六个小时;

主观题:9.00—13.00,总共四个小时。

4、考试题型

客观题:

(1)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

单选50道,每道1分;多选和不定项选择题共计50道。2020年的多选是40道,不定项是10道。

(2)试卷一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包括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

(1)法考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

(2)具体考查科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法考的主观题到底是在考什么呢?该如何复习呢? (四)

优质回答法考主观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法律实务中分析、论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客观题相比更注重法律思维的深度和表达的规范性。以下是主观题的考查重点及复习建议:

一、主观题考查的核心内容

1. 法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不局限于单一知识点,而是要求结合多个法律部门(如民法+民诉、刑法+刑诉)分析复杂案例。

典型题型: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如法治思想)、法律文书题(如判决书、起诉状)。

2. 法律论证与逻辑分析

需清晰展示推理过程,例如刑法中犯罪构成的逐步分析、民商事案件中请求权基础的梳理。

要求结论有法律依据(如援引法条、司法解释)。

3. 实务能力与规范表达

模拟律师、法官等法律职业角色,解决实际问题(如证据认定、程序选择)。

答案需结构清晰(结论+理由+法条),避免口语化。

4. 重点科目与新增考点

必考重点:法治思想、刑法(共同犯罪、财产犯罪)、民法(合同、物权)、民诉(管辖、执行)、刑诉(证据、程序)、商法(公司法、破产法)。

每年新增法律法规或热点案例(如民法典司法解释、刑法修正案)易成为考点。

二、高效复习策略

1. 基础巩固阶段

知识体系化:针对主观题高频考点,梳理各科核心框架(如刑法的犯罪论体系、民法的债权物权关系)。

法条定位训练:熟悉《法律法规汇编》的电子版(机考系统),尤其是重点法条位置(如《民法典》合同编、《刑诉法》证据章)。

2. 专项突破阶段

案例分析与写作:

每天精练1-2道官方指导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或司法部案例库),模仿参考答案的表述逻辑。

使用“三段论”:大前提(法条)→小前提(案件事实)→结论。

论述题准备:

背诵法治思想核心观点(如“十一个坚持”),结合时事热点(如司法改革、依法治国)整理模板。

法律文书:

掌握常见文书格式(起诉状、辩护意见),注意程序性要求(如刑诉中上诉状的期限)。

3. 模拟实战阶段

限时训练:按考试时间(4小时)完成整套模拟题,适应高强度答题节奏。

批改与反馈:

对照参考答案修正逻辑漏洞,重点关注失分点(如漏掉抗辩理由、法条引用错误)。

可参加模考班或组队互评。

4. 冲刺阶段

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科目(如商法或行政法二选一)集中突破。

热点聚焦:关注年度司法典型案例(如最高法指导案例)和新增司法解释。

三、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1. 时间分配

建议单题用时:法治思想30分钟,案例分析题40-50分钟/题,留10分钟检查。

遇到难题先标记,避免卡壳。

2. 法条引用技巧

不必完整背诵,但需准确定位(如“根据《民法典》第585条关于违约金调整的规定”)。

注意司法解释的适用(如《刑诉解释》对非法证据排除的细化)。

3. 卷面与表达

机考时善用复制粘贴、标记重点词。

答案分段编号(如“1. 结论;2. 理由……”),避免大段文字。

四、推荐资料

教材:《主观题冲刺讲义》(各机构)、官方《案例分析指导用书》。

法条工具:《法律法规汇编》电子版、法条定位课。

真题:近5年主观题真题(至少做3遍)。

五、心态调整

主观题通过率较高(约40%-50%),但需克服畏难心理。

考前模拟真实考场环境(如键盘打字训练)。

通过系统训练和针对性突破,主观题考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像法律人一样思考”的能力。坚持每日动笔练习,逐步提升答题质量,通过并非难事。

相信关于2009年司法考试刑事法每日一练(12月21日)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奥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