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人员为何重复犯罪率比较高,该如何预防? (一)

刑满释放人员为何重复犯罪率比较高,该如何预防?

最佳答案刑满释放人员是特殊群体,预防犯罪工作尤为重要,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预防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措施不当,可能引起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重新犯罪率一直在增长

有资料显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在1982年到1986年5年间平均为5.3%左右。”到了90年代,我国重新犯罪一直保持在8%左右,而实际上,一些地区重新犯罪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根据对我国1997~2001年监狱释放罪犯重新犯罪调查,1997~2001年监狱释放罪犯的3年内和5年内重新犯罪率分别为8.15%和10.32%,1979年的刑法构成累犯的标准是3年内重新犯罪,1997年刑法改成5年。

与我国1982~1986年监狱刑释罪犯的3年内重新犯罪的5.39%相比,增长了51.2%,绝对值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其中,前后犯罪罪名相同的占总体重新犯罪的53%~59%,也就是说,在超过一半的重新犯罪中,罪犯前后实施了相同罪名的犯罪。

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国目前监狱在押犯约156.29万人,每年释放约60万人,5年释放300万人,大约有30万刑满释放的犯人重新犯罪;监狱每年新收犯人约30多万人,5年收150多万人。

刑满释放后又犯罪怎么处罚

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对应第65条第一款的但书的,也就是说,过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观方面排除过失。这反应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围,重点就是在于惩治那些主观上处于故意而实施犯罪的行为。

2.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的刑罚。“有期徒刑”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逻辑上无期徒刑和死刑不存在执行完毕的情况,但是根据我国减刑和假释的制度,以及宪法中规定的赦免的制度,两个刑种有可能出现累犯的情况。应当指出,前罪刑罚是已经被实际判处并执行完毕的,是种已然刑罚,而后罪刑罚是尚未被实际判处的,只是种估计,如果后罪没有被实际判处有期徒刑的刑罚,犯罪人不能构成累犯。

3.时间条件: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起算的时间点,这里的执行完毕是指主刑执行完毕,对于被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是否执行完毕不影响累犯的构成;刑罚执行完毕,既包括有期徒刑实际执行完毕,也包括假释考验期满;被判处缓刑的犯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不能构成累犯,因为缓刑考验期满意味著刑罚不再执行而不是执行完毕。

如何防止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

第一,监狱做好管理教育工作,经过长期服刑劳动改造,让刑满释放人员吸取教训,痛改前非,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二,监狱在做好犯人思想教育的同事,让犯人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学习新的实用技术,为出狱后就业打下基础。

第三,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建立帮教制度,有当地司法行政部门联系释放人员,指导他们度过艰难期,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第四,对于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出狱后暂时封存其犯罪记录,尽可能让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好找工作,或者建立特殊企业,招录刑满释放人员,让他们有工作,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第五,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社会和家庭多给予一些温暖,他们虽然曾经犯过错,但已经劳动改造结束,也是应该普通公民,不要用有色眼镜看他们,必要歧视刑满释放人员,从心理上接纳他们,让这些刑满释放人员回家后有归属感,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重新做人。

为什么刑满释放人员,已体会到监狱不自由,出来后不顾忌又作案? (二)

最佳答案刑满释放人员,已体会到监狱不自由,出来后不顾忌又作案,这是没办法之事,他也是身不由己,他不继续作案,他就没收入。关于满释放人员出狱后还要去犯罪原因如下:

不被社会所接纳

一些人出来后本想踏踏实实的靠劳动去创造美好未来,甚至在狱中曾发誓以后不再犯罪,可现实却是残酷的,出来后就业难,大多企业对有案底的人都持排斥态度,即便你对某职位相当适合,也一概不用。企业不接纳,做生意又没启动资金,为了生存被迫重操旧业,这类人非常多。

重操旧业者,以盗窃罪犯为最甚。在司法实务中,很多人从上个世纪开始偷,一直偷到现在仍不收手,他们的前科劣迹可以占据起诉书的一页还要多,可谓触目惊心啊,其生活轨迹一直在监狱内和监狱外不停的切换,乐此不疲。

破罐子破摔

因为有案底,发展面受限,不被周围群体接纳,甚至遭受歧义,既而对未来和前途感到迷茫,索性破罐子破摔,一条路走到黑,人生苦短,快活一天是一天,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有了这种危险想法,再次步入歧途也就在所难免了。

快速致富想被社会认可

这点就很好理解了,出狱后想要被大众认可,最好的方式就是致富,但想致富谈何容易,更没有捷径可走,创业又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能否成功更是未知数。

狱内生活的不断改善

近些年来,随著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人权观念的深入人心,一方面,我们已经具备了改善罪犯生活条件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权观念的普及,使得狱内的人文环境得以改善,这些因素使得罪犯在监狱内的生活变得不那么让人难以忍受。

除了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之外,丰衣足食,在监狱内已经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很多监狱都在追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除了大锅菜口味差点,营养方面还是相对全面的。上面狱外生活与狱内生活的强烈对比,使得一部分人觉得犯罪成本在降低,这对于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这里面的差距就更小了,甚至出现极个别的残障人士、生活无著的老年人,通过极端方式入狱的案例,不得不说是另一场悲哀!

把一个罪犯送进监狱是很容易的事,但是让他们从真正意义上改过自新,则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很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也需要相关单位多费心思了。

坐牢34年的六旬老汉出狱后再次犯事,为何屡教不改? (三)

最佳答案这个犯罪嫌疑人一直到今年他已经66岁了,他曾经就因为偷窃还有抢劫,然后被警方逮捕了,在之前她就在监狱里面待了34年,而他好不容易被放出来之后。他又再一次的做了错事。其实我们都知道很多人他们在出狱以后因为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而且我们都知道做过监狱的人,他们在出狱以后肯定会遭受到白眼的。所以很多犯人他在出狱之后还会选择继续犯罪,因为他们改不了这个毛病。

而这个老人,他在出狱之后,在8月16号的早晨的时候,警方又再一次把他逮捕了。而这个老人他被逮捕的原因还是因为偷窃,他还表示说自己不偷东西,心里面就难受。他们村子里面的人对她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圈子里面的人怕他出狱之后没有工作,没有钱花,于是他们就给这个老人找了一个看管仓库比较轻松的工作。

而且还给他办了低保,然后这个老人他的侄子呢,每个月还会给他1000块钱的生活费。说如果这个老人在出狱之后,他安安分分的话也是很好的。而且看管仓库也比较适合老人,不需要什么特别大的力气,而这个老人,他也是因为自己偷窃惯了,所以他已经形成这个习惯了。

而这个老人,他又因为涉嫌偷窃罪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了。其实很多罪犯他们长时间的做了之后,在他们出来了也还是会范错的,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这个习惯,就像本案中的这个老人一样,他在出狱之后他表示说自己偷东西已经拖成了习惯了,几天不偷东西,心里面就会很难受。

而且这个老人,他村子里面的人也没有看不起他,还给他找了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如果这个老人他能好好的话,他现在的生活也还是不错的。也希望这个老人他能够改过自新吧。

罪犯一般出狱后人变好还是变坏 (四)

最佳答案罪犯出狱后,是变好还是变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个人性格、社会支持以及再教育的效果等。

从统计数据来看,大多数罪犯出狱后会变得更好。根据相关研究,重新犯罪的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十左右。这表明,大多数罪犯在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能够改过自新,回归正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变好的比例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罪犯都能成功改过。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转变,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不够、再犯罪的心理因素等。

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出狱的罪犯,社会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社会中要给予每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通过教育和感化他们走出困境,重新做人。

另外,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强对罪犯的再教育和心理辅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总的来说,尽管部分罪犯可能会再次犯罪,但通过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大多数罪犯都能够成功改过,重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积极分子。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大多数被送进监狱的罪犯出狱后会再次犯罪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奥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