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司法程序中,有一个环节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焦虑,那就是当某人被刑事拘留达到37天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时,家属和公众往往会关注和询问:为何既不批捕也不放人?这37天,对于被拘留者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漫长且煎熬的等待。在此期间,司法机关正依据法律法规,对被拘留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与评估,以决定是否继续羁押或采取其他法律措施。这一过程,体现了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和对人权的尊重。
- 1、刑事拘留37天不批捕也不放人吗
- 2、拘留37天后还没放人怎么办?
- 3、刑事拘留37天后还没放人怎么办
- 4、37天刑事拘留到了没有放人怎么办
- 5、刑事拘留37天后没有放人,意味着什么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刑事拘留37天不批捕也不放人吗 (一)

答刑事拘留37天,若不批捕,公安机关应当放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具体解释如下:
刑事拘留期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7天。在这37天内,公安机关需要对被拘留的人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提请逮捕与审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37天。不批准逮捕的处理:若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被拘留的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变更强制措施:若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但公安机关认为案件仍需进一步侦查,且被拘留人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即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而不是继续拘留。
综上所述,刑事拘留37天后,若不批捕,公安机关应当放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拘留37天后还没放人怎么办? (二)
答拘留37天后还没放人首先需要判断公安机关是否应该放人,如经过核实之后,发现公安机关并没有获得逮捕证,那么拘留37天后还没放人情形是违法的,可以到相关部门投诉公安机关的职员。但对于已经拿到逮捕证的情形,拘留37天后还没放人的情形则一般是合法的。 一、拘留37天后还没放人怎么办
拘留37天后还没放人首先需要判断公安机关是否应该放人,刑事拘留没有三十七天必须放人的规定。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拘留的期限一般为十四天,最长不超过三十七天。
在刑事拘留期间,随着诉讼的推进,拘留要及时予以变更,或者转为逮捕,或者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或者释放被拘留的人。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八十四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九十条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二、公安机关可以拘留某特定公民的情形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公安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的时候,若是因为案情需要,那么可以在向检察院提出逮捕请求之前,先凭借拘留证拘留特定的公民。若是在拘留之后没有提出逮捕的请求,那么就需要在拘留后的三十七天内,释放被拘留者。
刑事拘留37天后还没放人怎么办 (三)
答1. 法律分析:是否释放嫌疑人,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确实是37天。如果在37天后没有获得逮捕令,通常情况下会立即释放嫌疑人。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如果认为需要逮捕,应在拘留后的三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报告,并请求审查批准。
3. 在特殊情况下,上述报告和批准的时间限制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4.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上述审查批准的时间限制可以延长至30日。
5. 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公安机关的逮捕批准请求后的七日内作出决定。
6. 如果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嫌疑人,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7. 对于需要进一步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案件,应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
37天刑事拘留到了没有放人怎么办 (四)
答一、刑事拘留37天后仍不放人的应对措施
1、若刑事拘留超过37天且未变更强制措施,当事人可向批准拘留的机关提出申诉。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天,若拘留期限已满而当事人仍未被释放,且未依法进行措施变更,这属于违法行为。此时,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负责拘留的机关提出申诉或控告。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如认为需要逮捕,应在拘留后三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一至四日。对于重大嫌疑分子,如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审查批准请求后的七日内作出决定。如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被拘留者,并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若需要继续侦查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可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二、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的一种,适用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刑事拘留则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涉嫌犯罪的人采取的强制措施。
2、适用法律不同:行政拘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拘留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采取主体不同:行政拘留由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刑事拘留则由公安机关决定,可能由检察机关或法院执行。
4、期限不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为15天;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天,但在特殊情况下可延长。
5、适用对象不同:行政拘留适用于一般违法嫌疑人;刑事拘留适用于犯罪嫌疑人,且通常是涉嫌严重犯罪的嫌疑人。
刑事拘留37天后没有放人,意味着什么 (五)
答法律分析:拘留37天后没放人,说明案件比较复杂,并且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相信关于刑事拘留37天后不放人怎么办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奥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