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经济犯罪能缓刑吗

公务员经济犯罪能缓刑吗

### 公务员经济犯罪能否适用缓刑探析

一、公务员经济犯罪概述

经济犯罪定义

经济犯罪,通常指的是为谋取不法经济利益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公职人员经商什么处分 (一)

严重者,经教育不改,可能被辞退。

公务员: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根据人社部5月30日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 。

公务员参与民间借贷受何处分 (二)

公务员参与一般的民间借贷,只按民事主体一般原则承担民事责任,不受处分。

只要公务员不参与经营,不担任营利性组织职务,其合法的经济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现行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公务员参与民间借贷行为,重点是如何规范公务员参与民间借贷行为和打击高利放贷、非法转贷的问题。

《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第(十四)款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中建议:规范公务员参与民间借贷活动,坚决打击公务员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的高利放贷或担保活动,对于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要依照有关政策、法律从严惩处。

(一)散布有损宪法权威、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三)挑拨、破坏民族关系,参加民族分裂活动或者组织、利用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四)不担当,不作为,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五)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对批评、申诉、控告、检举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

(七)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

(八)贪污贿赂,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九)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

(十)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十一)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二)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十三)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

(十四)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十五)违反有关规定参与禁止的网络传播行为或者网络活动;

(十六)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十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十八)违纪违法的其他行为。

收礼5000元公务员怎么处理 (三)

公务人员收受礼品礼金可能会被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开除党籍、甚至可能会被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等罪名为由判处刑事处罚。除了公务人员不能收取可能会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外,其配偶、子女也不得实施礼品的收取行为。

公务人员收受礼品礼金可能会被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三条

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八十四条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

公务人员收受礼品礼金可能会被以受贿罪、贪污罪等罪名为由判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可以认定公务人员犯受贿罪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二)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

(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

第十六条国家工作人员出于贪污、受贿的故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收受他人财物之后,将赃款赃物用于单位公务支出或者社会捐赠的,不影响贪污罪、受贿罪的认定,但量刑时可以酌情考虑。

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三条

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八十四条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因经济问题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人能评先进、能再提拔任用吗? (四)

对于在党纪行政处分期间的公务员,其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存在特定规定。根据《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和《关于受党纪处分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有关问题的意见》,受到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在处分当年不得被评为优秀等次,而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处分期间,考核仅写评语,不评定等次。解除处分后,其考核不受原处分影响。在职务晋升方面,根据《公务员法》,处分期间,这些公务员不能晋升职务和级别,且晋升工资档次会受限。警告处分的影响期为六个月,记过为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则为二十四个月。解除处分后,晋升不再受原处分限制,但降级、撤职的解除不恢复原级别和职务。党纪处分条例中,党员受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撤销党内职务的两年内不得担任或推荐担任高于原职务的职务,留党察看处分者恢复权利后两年内同样有此限制。因此,经济问题导致的党纪行政处分人员,想要评先进或再提拔任用,必须在影响期结束后,且符合解除处分后的相关规定。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公务员经济犯罪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奥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