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集资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 非法集资的定义及特征
- 非法集资的法律性质
- 非法集资的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
- 全文总结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非法集资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非法集资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关于非法集资的新闻,这种活动对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金融风险。那么,非法集资在法律上究竟属于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非法集资的定义及特征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欺骗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其目的往往是通过非法募集资金来获取非法利益。
具体来说,欺骗性表现为集资者通常会虚构项目或夸大其收益,以此来吸引投资者;公开性体现在集资者会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广泛传播集资信息;利诱性则是通过承诺高额回报来诱使公众投资;社会性则意味着非法集资涉及众多不特定的社会公众。
非法集资的法律性质
从法律性质来看,非法集资属于刑事案件。这是因为非法集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规,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它与一般的民事经济纠纷有着本质的区别。民事案件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纠纷和权益争议,通常不涉及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处罚。而非法集资行为则具有明显的犯罪特征,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刑法上关于非法集资的罪名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无权办理存款业务的单位或个人采用非法方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而集资诈骗罪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两种罪名都属于刑事案件范畴。
非法集资的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
对于非法集资行为,司法机关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追究刑事责任。根据非法集资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同时,非法集资行为还可能引发民事责任。具体来说,非法集资人应向集资参与人返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利息计算通常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为限。若非法集资人有欺诈等恶意行为,集资参与人还可主张损失赔偿。
此外,在刑事追赃后,剩余款项应按比例返还集资参与人。非法集资的组织者、参与者也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对集资参与人的损失承担共同赔偿义务。这意味着,除了刑事责任外,非法集资者还可能面临巨额的民事赔偿责任。
全文总结
综上所述,非法集资属于刑事案件范畴。它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诈手段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严重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刑法上的非法集资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司法机关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同时,非法集资行为还可能引发民事责任,非法集资人应向集资参与人返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甚至面临巨额的赔偿义务。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增强法律意识,远离非法集资活动。对于发现的非法集资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奥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非法集资罪的是刑事案件。